课件编号4146792

《画家乡的风景》教案 (5)

日期:2024-06-26 科目:美术 类型:初中教案 查看:15次 大小:120435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
画家乡的风景,教案
  • cover
《画家乡的风景》教案 执教人:张卫林 教学目标: 1.初步了解风景画作品中的情感因素,体验绘画作品中的情感表现。 2.通过对作品的透视规律分析与学习,加强对透视在作品中的运用。 3. 学生通过观察分析掌握透视现象与规律,感受在绘画作品中表现出的空间感。 教学重点: 1. 理解风景画中的情感因素; 2. 掌握风景画中的透视,能运用透视表现于风景作品中。 教学难点: 如何把自己的理解通过作品表现出来。 教学教具: 课件、挂图等其他材料。 教学方法: 通过欣赏家乡风景,激发学生对家乡的回忆,通过画家乡风景画,表现情感,进而导入表现立体空间关系。 教学设计: 一、 导入 欣赏家乡自然风景,激发学生对家乡的回忆。 师:今天就让我们来学习如何用我们手中的画笔来描绘出我们家乡的美景。 (板书课题:画家乡的风景) 二、新授 1.观察与分析 1)这些作品给你什么感觉? 体会作品所表现出的对家乡的情感; 2)分析这些作品中的基本构图规律。 3)分析作品中的透视现象: 水平线:开阔 斜线:深远 思考题: 师:如果把斜线换成直线,你的感觉有什么变化?为什么? 师生共同小结:透视的规律 2.透视知识———艺术与科学的结合 1)基本方法: 平行透视 、成角透视 (自学第 7 页概念) 2)基本概念: 心点:在人眼睛正前方的画面上,处于视平线上,是平行透视的消失点。 视平线:与眼睛的视线等高,所以称为视平线。是画面上假设的一条横线, 它是通过心点所做的一条水平线。 (师结合图示详细讲解相关概念) 3)根据霍贝玛《林荫小道》 指出作品中视平线、 消失点(心点) 、透视线分别在哪里?属于什么透视? 对照透视图; 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4)平行透视规律小结: 与画面平行的无透视变化;其他则近大远小、 近宽远窄、近高远低。 3、指导绘画 1)学生观察,体验表现空间的效果与自己的理解。 思考平面与立体的关系。 2)学习:如何用线条画出一幅具有美感的风景画? A相对的两面墙有什么区别? B同样的墙面,砖的大小、疏密有什么不同? C不同的物体与材质,怎么用线条去表现? 4、油画作品欣赏 5、速写作品欣赏 三、讲评 选出部分优秀作品进行简评,生生互评、师生点评,通过交流体验,归纳总结,让学生学会正确面对问题,学会评价自己与他人,在学习与借鉴中找到自己的不足,完善并修改作业。21教育网 四、课堂小结 今天,你有哪些收获?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