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4178220

4《烛之武退秦师》课件

日期:2024-05-03 科目:语文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97次 大小:1176369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2
烛之武退秦师,课件
  • cover
课件70张PPT。烛之武退秦师《左传》  《左传》是《春秋左氏传》的简称,又名 《左氏春秋》,相传为鲁国史官左丘明所作。 它是我国第一部叙事详备的编年史著作,也是 一部富有文学价值的历史散文著作。《左传》 善于描写战争和记述外交辞令,记事条理清楚, 详略得当;写人简洁生动,人物形象栩栩如生, 是历代散文的典范。它与《春秋公羊传》《春 秋谷梁传》并称为“春秋三传”。 “左氏之传,史之极也。文采若云月,高深若 山海”《左传》简介 秦、晋围郑发生在公元前630年。此前,郑国有两件事得罪了晋国: 其一,晋文公重耳当年逃亡路过郑国时,郑国没有以礼相待; 其二,晋楚城濮之战中,郑国出兵帮的是楚国,而此役楚国失败。 二、介绍背景:教学目标一、检查对文中常见文言实词和虚词的意义和用法的预习。 二、研讨课文内容,品味学习烛之武巧妙的游说技巧。 烛之武退秦师《左传》退检查预习情况1、通假字 共其乏困( ) 失其所与,不知(  ) 2、词类活用 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 夜缒而出 且君尝为晋君赐矣 共其乏困 若不阙秦,将焉取之?3、古今异义 以为东道主 行李之往来 4、文言句式 敢以( )烦执事 佚之狐言于郑伯曰: 夫晋,何厌之有? 邻之厚,君之薄也。5、翻译句子第一段段意概括:1、介绍烛之武退秦师的历史背景。2、晋、秦围郑 3、秦、晋围郑答案选2。因为围郑的起因来自于晋国。第二段段意概括:1、郑伯引咎自责。2、郑伯劝烛之武接受任命。 3、烛之武临危受命。答案选3。本文主人公是烛之武。 第三段段意概括:1、秦伯撤军。2、秦伯被烛之武说服撤军。 3、烛之武说退秦师。答案选3。从主人公的角度概括。 第四段段意概括:1、晋师撤离郑国。2、晋军撤离,郑国解围。答案:两者皆可。 结 构秦晋围郑临危受命说退秦师晋师撤离亡郑利晋阙秦存郑利秦晋忘恩负义,不可共事烛之武说服秦君的三点理由:一、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焉用亡郑以陪邻?邻之厚,君之薄也。二、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三、且君尝为晋君赐矣,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焉,君之所知也。夫晋,何厌之有?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阙秦,将焉取之?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秦 晋 围 郑 形 势 图氾南晋函 陵氾 南秦 军晋 军秦 晋 围 郑 形 势 图烛之武佚之狐郑 伯秦 伯晋 侯子 犯说退秦军逼退晋军课文内容探讨1.本文记叙的主要人物和事件是什么?课文题目即是。(“烛之武” “ 退秦师”) 2.烛之武为什么能临危受命?  一是郑伯态度诚恳,勇于自责,并晓之以理;一是烛之武深明大义,有爱国思想且腹有良谋、成竹在胸。 3.烛之武为什么能够说服秦伯退兵呢?  主要是烛之武善于利用秦晋之间的矛盾,言谈中又似乎处处都在为秦国的利益着想,从而打动了秦伯,让秦伯欣然接受了他的意见。人物郑君“是寡人之过也”勇于改过秦伯来也为利,去也为利惟利是图晋侯论战多谋善断着墨不多,性格跃然纸上,烛之武不计前嫌深明大义只身赴秦(军)娓娓陈辞智谋深广勇敢无畏(志士)(勇士)(辩士)烛之武,在郑国一直担任“圉正”。一言之辩,重于九鼎之宝 三寸之舌,强于百万之师 ———刘勰《文心雕龙》 欣赏特色   这篇文章最有特色之处是描写烛之武说服秦穆公退师的那段话。 ① “秦、晋围郑……既知亡矣” 提出问题 ② “若亡郑……君之薄矣” 灭郑危秦 ③ “若舍郑……亦无所害” 存郑利秦 ④ “且君尝为……唯君图之” 晋贪无厌赏 析欲擒故纵 烛之武说退秦师,“说”的思路是怎样的?包含哪些计谋? 试品评烛之武说退秦师,“说”的艺术技巧。挑拨离间投其所好借题发挥烛之武谋略小析亡郑无利,有小害对秦舍郑无害,有小利对秦亡郑将有大害对秦分析利弊,层层深入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