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41956

雨霖铃课件

日期:2025-05-21 科目:语文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76次 大小:1591009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9
雨霖,课件
  • cover
课件22张PPT。2019/3/181雨 霖 铃 柳 永广水市育才高级中学 付秋玲2019/3/182 柳 永(987年—1053年) 福建崇安人,原名三变,字耆卿,因排行第七,世称柳七。曾任屯田员外郎,又称柳屯田。    柳永才情卓著,是北宋第一个专力写词的作家,是婉约派代表词人。他的词多写都市繁华景象及下层市民的生活,尤善于表达羁旅行役之苦。著有《乐章集》。 2019/3/183 写 作 背 景 作者当时由于仕途失意,心情十分压抑,决定离开京城到外地去,但一想到从此将不能跟心爱的人生活在一起,失去爱的慰藉,便觉得痛苦万分。 这首词就集中反映了他这种复杂的心情。2019/3/184骤(zhòu)雨 都 (dū)门 凝噎(níng yē) 暮霭(ǎi) 经(jīng)年 良辰(chén)2019/3/185寒蝉凄切 对长亭晚 骤雨初歇 都门帐饮无绪 留恋处 兰舟催发 执手相看泪眼 竟无语凝噎 念去去 千里烟波 暮霭沉沉楚天阔 多情自古伤离别 更那堪冷落清秋节 今宵酒醒何处 杨柳岸晓风残月 此去经年 应是良辰好景虚设 便纵有千种风情 更与何人说2019/3/186 总 体 感 知 1、这首词的感情基调是什么? 悲戚低沉(哀婉凄切) 2、请用词中一句话里的三个字概括其内容。 伤离别。2019/3/187 全词围绕“伤离别”来写,词人从哪几个时段来抒写他的离愁别恨? 离别之前 离别之时 离别之后 2019/3/188“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2019/3/189 “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 这句话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作者交待了送别 的时间、地点、天气情况,用“寒蝉”、“长亭”、“骤雨”三个独立的画面构成一幅秋雨黄昏送别图。 此句表面写景,实则写情,给人一种无可奈何的感受。 2019/3/1810“念去去,千里烟波, 暮霭沉沉楚天阔。”2019/3/1811“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中“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三种景物与词人的愁绪有何联系? 词人黯淡的心情给天空水色涂上了阴影。浩渺的烟波就像作者心头的愁绪,挥之不去;沉沉的暮霭,反映了作者压抑的心情;辽阔的楚天写出了词人内心的惆怅、失落,情人相见的无期。2019/3/1812词人内心的压抑、惆怅、失落仅仅只是因与心爱的人分别而造成的吗?有没有可能是由其他什么原因引起的呢?此去前途未卜,前途渺茫的身世之叹,政治上的失意之愁。2019/3/1813杨柳岸,晓风残月。今宵酒醒何处?2019/3/1814“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 这两句词中的典型景物在我国民族文化传统中有何特殊意义?词人借此表达了怎样的情怀?“杨柳”:古人有折柳赠别之举,可见与“别情有关”; “晓风残月”:写天还未亮时的景,古时要赶远路的人也往往在此时动身,因而也经常在这个时候送别,所以这时一切景象特别凄凉,让人难以忍受。“杨柳”、“晓风残月”交融在一起,淋漓尽致地抒发了伤离别的悲凉感情。2019/3/1815体味本词的艺术特色 2019/3/1816 情景交融:“一切景语皆情语”,柳永以清秋之萧瑟,写离别之凄恻,即景抒情,融情入景,达到了情景交融的境界。2019/3/1817虚实相生: 词的上片除了“念去去”二句,写的都是眼前的实景、实事、实情,下片对别后生活的设想是虚写。 “念去去”二句为近景远景相连,眼前景(实景)相象景(虚景)交融。 实景实事实情已让人心碎,作者对别后生活的设想则更让人魂断。2019/3/1818伤 离 别 别之前 别之时 别之后 景 语 情 语实 写 虚 写层次井然情景交融虚实相生 总 结2019/3/1819美文佳句欣赏 《长亭送别》 碧云天,黄花地,西风紧,北雁南飞。晓来谁染霜林醉?总是离人泪。 听得道一声“去也”,松了金钏;遥望见十里长亭,减了玉肌: 此恨谁知? 这忧愁诉与谁?相思只自知,老天不管人憔悴。泪添九曲黄河溢,恨压三峰华岳低。到晚来闷把西楼倚,见了些夕阳古道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