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件网) 第5课 立党为公 执政为民 第二单元 议论文 学习重点 1.掌握本文的字音、词语。 2.学习胡锦涛同志“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重要思想,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谋利益的精神。 古代治国名言 1.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顾炎武 2.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孟子》 3.顺天者存,逆天者亡。 ———《孟子》 4.治国之道,必先富民。 ———《管子》 5.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孟子》 6.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孟子》 晨读积累 7.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 ———《孟子》 8.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 ———曹植《白马篇》 文本导学 1.读准字音 (1)统筹( ) (2)妥善( ) 语言积累 chóu 答案 (3)说服( ) (4)疫情( ) (5)归宿( ) (6)安逸( ) 2.辨形组词 (1) 决( ) 诀( ) 抉( ) (2) 辨( ) 辩( ) 辫( ) (3) 径( ) 胫( ) 泾( ) tuǒ shuō yì sù yì 决策 诀别 抉择 辨别 辩论 辫子 途径 不胫而走 泾渭分明 3.理解词义 (1)分水岭: (2)试金石:_____ _____ (3)“三座大山”:_____ _____ (4)统筹兼顾: (5)身先士卒:_____ _____ 答案 比喻不同事物的主要分界。 ①通常指黑色坚硬致密的硅质岩石。用黄金在试金石上画一条纹就可以看出黄金的成色;②比喻精确可靠的检验方法和依据。 比喻我国新民主主义时期的三大敌人,即帝国主义、 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 统一筹划,各方兼顾。 作战时将帅亲自带头,冲在士兵前面,现多泛指领导带头 走在群众前面。 (6)波澜壮阔: (7)艰苦卓绝: (8)众志成城: 答案 比喻声势雄壮浩大(多用于诗文、群众运动等)。 形容斗争十分艰苦,超出寻常。 大家同心协力,就像城墙一样的牢固,比喻大家团结一 致,就能克服困难,得到成功。 4.选词填空 (1)特色·特点 ①走有中国_____的社会主义道路。 ②王大娘说话很有_____,快言快语,像连珠炮一样。 解析答案 解析———特色”,事物所表现的独特的色彩、风格等。“特点”,人或事物所具有的独特的地方。 特色 特点 (2)权益·权宜·权利 ①宪法赋予每个公民都有选举和被选举的_____。 ②让你退出竞争这只是_____之计。 ③消费者要依法保护自己的合法_____。 解析答案 解析———权益”,应该享受的不容侵犯的权利。“权宜”,暂时适宜,变通的。“权利”,公民或法人依法行使的权力和享受的利益(跟“义务”相对)。 权利 权宜 权益 1.快速阅读课文,概括出课文的主要内容。 整体把握 答案 本文围绕“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理念,阐明了如下道理:对于马克思主义执政党来说,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充分发挥全体人民的积极性来发展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始终是最紧要的。始终做到“三个代表”,是我们党的立党之本、执政之基、力量之源。 答案 2.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文章是在什么地方提出的? 答案 文章的中心论点是“立党为公、执政为民”。这一观点是在文章的第1段中鲜明地提出的。原文表述为“对于马克思主义执政党来说,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充分发挥全体人民的积极性来发展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始终是最紧要的”。 答案 3.根据议论文结构特点,把本文划分成三个部分,并概括出每部分的主要内容。 答案 第一部分(第1段):提出论点,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始终是党最紧要的。 第二部分(2~8段):分析原因,论述“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是“三个代表”思想的重要本质,提出学习贯彻“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具体要求。 第三部分(第9段):总结全文,发出号召。 答案 答案 提出“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理由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