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4340350

伏尔加船夫曲 教学设计

日期:2025-11-12 科目:音乐 类型:小学教案 查看:33次 大小:121719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
伏尔加,船夫,教学设计
  • cover
伏尔加船夫曲 课时:一课时 教学目标: 1、感受作品的风格特点,了解作品的主要表现手法。 2、能分辨人声类别,并能用深情的声音表达歌曲的思想感情。 3、能够参与演唱活动中的即兴表演。 教学重点、难点: 1、通过聆听乐曲,加深对乐曲情感表达方式、表现手法的理解。 2、通过参与歌曲的即兴表演,从而体会歌曲表达的内涵。 设计理念: 《伏尔加船夫曲》是一首流传很广的俄罗斯民歌。为了让学生更好地把握作品、体验作品的意境、领略音乐的无穷魅力,充分调动学生的参与积极性。我采用了师生互动的方式,设计这节课,让学生的审美体验水到渠成、自然而然。 本节课的设计目的在于充分发挥学生的能动性,提高学生的学习欲望,变被动为主动,把知识的掌握当作一种精神的享受,在这种愉悦、自然的气氛中,使学生得到美的熏陶、得到情感的审美体验,从而形成自己的认识,提高学生的音乐修养。 教学过程: 一、导入(5分) 1、出示课件列宾的油画《伏尔加河上的纤夫》 师:这幅画是哪个国家、哪位画家的作品、作品的名称是什么?生:俄国画家列宾的油画《伏尔加船夫曲》。 师:作品表现了什么?(学生分组讨论) 生回答后教师总结:在沙皇统治下的俄国人民群众处在水深火热之中,他们忍辱负重,却饥寒交迫。因此,他们以坚忍不拔的精神,担负起历史所赋予的重任――踏平世界的不平路,对着太阳唱起歌。 教学设想: 展示油画让学生新奇,为什么音乐课会出现油画。一开始就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引发学生的好奇心。通过了解油画作品的表现思想,为学习《伏尔加河上的纤夫》作好铺垫。 二、欣赏歌曲(30分) (一)初听歌曲 1、俄罗斯民歌《伏尔加船夫曲》并结合油画欣赏歌曲。 2、出示俄罗斯地图。 师:谁能帮老师在地图上找出伏尔加河并介绍一下? 3、生回答完毕教师总结并介绍夏里亚宾。 《伏尔加船夫曲》是欧洲最长的一条河流。俄罗斯人民称它为“母亲河”。这是因为伏尔加河流域自然风光秀丽,资源丰富,两岸人民勤劳勇敢,并且建立起自己生活的家园,创造了优秀的俄罗斯文化的原故。所以,他们对伏尔加河的感情就像对母亲的感情一样。 本曲是由俄罗斯歌唱家夏里亚宾(1873-1938)演唱的。他擅唱《伏尔加船夫曲》、《两个掷弹兵》等歌曲;擅演苏萨宁、鲍里斯等角色。 教学设想: 初听作品,并了解歌曲的相关资料,伏尔加河、男低音歌唱家,为进一步欣赏打好基础。 (二)复听全曲 1、引导学生复听全曲,回答问题。 师:下面咱们再来欣赏一下歌曲,在欣赏的同时请大家学生分小组讨论以下问题:①力度层次的演变特点,②劳动号子的固定音型,③人声类别,④歌曲的主题思想。 2、生回答完毕教师总结。 《伏尔加船夫曲》是一首流传很广的俄罗斯民歌。它的速度徐缓,旋律朴实,为b小调调性,是由著名的男低音歌唱家夏里亚宾演唱的,这种种因素形成了《伏尔加船夫曲》那忧郁、深沉的基本格调。歌中一再重复的劳动号子动机:“5?3?6?3?0?|?”,在力度变化上很有层次,它采用了由弱到强的处理方法(ppp?fff?ppp?),从而形象地描绘了纤夫们拖着沉重的货船、迈着艰辛的步伐由远而来,复又远去,直到最后消逝在远方的情景。 《伏尔加船夫曲》深刻地揭示了这样一个主题:在沙皇统治下的俄国人民群众处在水深火热之中,他们忍辱负重,却饥寒交迫。因此,他们以坚忍不拔的精神,担负起历史所赋予的重任――踏平世界的不平路,对着太阳唱起歌。 教学设想: 第二遍欣赏,进一步深入了解作品。从力度、劳动号子的固定音型、人声特点、歌曲的主题思想、情感表达方式、乐曲表现手法的理解,全面细致地分析作品,学生能深刻感受音乐、理解作品,对达到欣赏的目的。 (三)再听全曲 1、再听全曲,让学生即兴表演,体验一下拉纤的感受。 2、聆听的同时,让其他学生随着录音的力度变化用劳动号子的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