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1 果蝇的伴性遗传 教案 1 教学目标 1. 知识目标: (1)通过分析摩尔根关于果蝇眼色的遗传试验,能够阐明红、白眼基因在X染色体上。 (2)说出伴性遗传的概念。 2. 能力目标: (1)尝试书写遗传图解解释实验现象;提高应用遗传图解分析和解释遗传学问题的能力 (2)通过遗传图解的推导控制果蝇眼色的基因位于X染色体的活动,提高分析问题、推理验证和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3.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 (1)体验科学发现中思考的乐趣,乐于学习生物科学。 (2)通过小组对控制果蝇眼色基因位于何种染色体上的假设及推理讨论,学生参与交流,体验合作,养成质疑、求真的科学态度 2学情分析 高二的学生在学习完了基因的分离规律和自由组合规律之后,已经具备了一些关于遗传的基本知识,如杂交、测交等,能够用孟德尔的分离规律去分析摩尔根所得出的实验结果。在本节课之前,也已经学习了关于性别决定的有关知识,理解了性染色体的有关概念,从而在发现摩尔根实验与孟德尔实验的不同之处之后,能够顺利得出控制果蝇眼色的基因在性染色体上的结论。同时在学习完孟德尔遗传规律之后,学生具备了遗传学实验设计的基础,因而能够做出自己的假设。当学生在作出控制果蝇眼色的基因可能在X染色体上或者在Y染色体上或者在XY染色体上都有的假设之后,需要书写遗传图解去验证假设,而书写遗传图解的能力是在学习基因的分离规律和自由组合规律时已经铺垫好的,这是本节课得以顺利进行的保证。同时学生熟悉了遗传学研究的基本方法,具备了初步的遗传实验分析能力和设计能力,在后来能够有能力设计出一组杂交实验。这样通过小组对控制果蝇眼色基因位于何种染色体上的假设及推理讨论,学生参与交流,体验合作,养成质疑、求真的科学态度,体验科学发现中思考的乐趣,乐于学习生物科学。【来源:21·世纪·教育·网】 3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1)伴性遗传的发现和概念 (2)遗传学实验中假设、预期、设计实验的能力培养 教学难点 论证果蝇红白眼基因在X染色体上的推理过程。 4教学过程 活动1【导入】导入 展示孟德尔图片,问:这是哪位科学家? 孟德尔用豌豆做实验材料进行杂交实验,提出了分离规律和自由组合规律。由于他使用统计学方法进行分析,结果简洁、完美,所以他的观点使当时的很多科学家信服。 这位是继孟德尔之后的著名的遗传学家摩尔根(图片),在他做科研时非常注重以实验说话。所以孟德尔实验事实对摩尔根来说,具有极大说服力。他在1903年出版的《进化与适应》中写道:“从近年来的结果看,孟德尔实验结果所作的理论解释是如此简洁明了,没有什么值得怀疑的,他已经找到了真正的解释。”21·世纪*教育网 然而,时隔不久摩尔根就产生了怀疑。他几乎从未得到像孟德尔那样简单的3:1结果。渐渐地摩尔根对孟德尔学说产生了怀疑。所以1910年,摩尔根写了一篇基因不可能由染色体携带的论文投寄给《美国博物学家》杂志。可是,在这篇论文发表之前,事情却发生了戏剧性变化,而这个变化就是由一只小小的果蝇引起的。 活动2【讲授】介绍实验材料选取原因 为什么小小的果蝇会引起事情的变化呢?这要从摩尔根选用果蝇做实验材料说起。 因为材料选对了,就等于实验成功了一半。2-1-c-n-j-y 摩尔根是用果蝇作为实验材料,果蝇是什么样子呢,我们来看看(展示果蝇图片)果蝇是一种小型蝇类,在夏季水果摊前常常可以看到,所以人们叫它果蝇。果蝇作为实验材料又有哪些优点呢?21*cnjy*com 首先果蝇容易饲养,第二也是最重要的一点是繁殖快,10几天就能繁殖一代,一年能繁殖30几代,这种能够快速繁殖的特点对于时间有限的遗传学家来说非常宝贵。也正因此,生物学家常常用它作为遗传学研究的实验材料。第三,我们来观察一下果蝇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