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4362186

高中生物北师的版必修二第二章第1节染色体是遗传信息的载体之二染色体的形态结构 教学设计

日期:2025-09-22 科目:生物 类型:高中教案 查看:91次 大小:126223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4
染色体,高中,结构,形态,之二,载体
  • cover
染色体的形态结构教学设计 设计理念 《新课标》指出引导学生主动学习,培养学生动手、动脑的能力,培养学生思维、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合作的能力。教学要面向全体学生,着眼于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需要。促进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教学不仅让学生学会,更重要的是让学生会学、会做。这才是课堂教学的真谛所在。教学过程的设计要充分体现教师是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学生是教学活动的主体、是学习的主人。 一.教学内容 北师大版生物必修2第2章第1节“染色体的形态结构”。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一〉知识目标 1.描述分裂中期的染色体形态。 2.描绘出染色体的四级结构。 3.区分出不同的染色体。 4.说出染色体的主要成分。 5.能说出染色体大小的表示方法。 6.指出不同细胞中染色体数目不同。 〈二〉技能目标: 1.运用所学的染色体形态结构知识,解答一些有关染色体形态结构的问题。 2.能绘制出染色体的形态图。 3.偿试用材料制作出染色体的结构模型。 2.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三〉情感目标: 1.认同自己就是父母生命的延续,是父母生命中的一部分,懂得珍爱父母的养育之情。 2.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积极参与学习过程。 3.体验制作染色体结构模型的过程和快乐。 三、教材分析 1.本节的作用和地位 北师大版高中生物共六个模块,分三个必修和三个选修模块。染色体的形态结构是北师大版必修2《遗传与进化〉》第2章遗传信息的结构基础第1节染色体是遗传信息的载体第一个内容。 染色体的形态结构是必修2第一章人类探索遗传物质的历程内容的延续,是后面第三、四、五、六章遗传信息的复制、表达、传递、改变及有害变异的基础。是学生将来学习遗传信息的复制、表达、传递、改变及有害变异的知识基础。通过本节知识的学习能培养学生构建生物微观结构的能力。对学生将来从微观角度、分子水平构建生命体系奠定基础。 2.本节主要内容 染色体的形态、结构、主要成分、大小表示方法、区分标志。 3.重点难点分析 染色体的形态结构是学生正确区分不同的染色体,解理其功能的前提。人的认知过程是由感性认识逐渐上升到理性的认识过程。认识染色体的形态及结构有利于学生对其功能的理解。教材把染色体的形态结构放在第2章第一节目的很明确,要理解第三、四、五、六章遗传信息的复制、传递和改变,前提必需是正确认识染色体的形态结构。因此染色体的形态结构是教学中的重点。而认识染色体的结构是一个微观认知过程,需要学生具有较强的空间想像能力,染色体除了具有复杂的四级空间结构,同时还具有复杂的物质结构,高一学生虽然具有一定的空间思维能力,但对于染色体复杂四级结构的理解仍然具有一定的困难。因此染色体的四级结构应该是学生学习的难点 四、学情分析 学生在八年级下和高一上对染色体形态及在信息传递中的作用已有初步的认识。但对染色体的形态、结构等的认识几乎为零。认识染色体的结构是一个微观认知过程,需要学生具有较强的空间想像能力,染色体除了具有复杂的空间结构,同时还具有复杂的物质结构,高一学生虽然具有一定的空间思维能力,但对于染色体复杂的结构的理解仍然具有一定的困难。 五.课时要求 1课时。 六.教学环境 多媒体环境下的教学。 七.教学方法 讲授、观察 、比较、练习等。 八.学习方法 阅读、看图、动手绘图,听教师讲解、课堂练习、自制染色体模型等。 九.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理念 教学环节 引入新课、进行真爱教育 利用多媒体展示面目相像的母女、父子像片,创设情境引入课题,同时利用相像的母女、父子图片对学生进行感恩父母的教育。 面目相像的母女、父子像片,他们长得多“像”自己的父母,这说明父母的某些性状遗传给了自己的孩子,说明我们是父母生命的延续,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