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1.2 染色体在减数分裂中的行为 教案 1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①理解减数分裂的基本概念、过程和特点,明确减数分裂是生殖细胞形成过程中的一种特殊的有丝分裂; ②掌握同源染色体的基本概念; ③理解和掌握减数分裂的两次分裂过程中染色体行为特征,特别是染色体数目、染色单体数目和DNA含量的变化规律。【来源:21·世纪·教育·网】 ④理解精子形成过程和卵细胞形成过程,及两者的差异。 2.过程与方法: ①通过对比减数分裂和有丝分裂、精子和卵细胞形成过程的异同点,培养学生比较、分析问题并认识事物实质的思维能力;21教育网 ②通过对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和DNA变化规律的认识,培养学生观察、分析、综合等方面的思维能力;通过分析讨论、巩固练习,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2-1-c-n-j-y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①通过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和DNA变化规律的认识,使学生明确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是维持亲、子代之间体细胞染色体数目一致,保证物种稳定的重要条件;21*cnjy*com ②减数分裂产生遗传内容不同的配子,是有性生殖后代具有丰富变异性的重要原因,从而明确有性生殖在生物的生殖方式上有着更高级的进化地位。【来源:21cnj*y.co*m】 2学情分析 学生已经掌握了有丝分裂,有性生殖等相关知识,这为本节课学习奠定了基础,高二学生已经具有了一定的认知能力,观察分析能力,抽象思维能力,及一定的自主学习能力,但对于细胞中微观世界的物质变化缺乏感性认识,仍难以理解,较难抓住本质。大部分学生表现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能“学会”但“会学”的同学不多,主要原因是学生在逻辑推理和整体把握两个方面存在障碍,对问题探讨停留于表象认识,难于抓住事物的本质。【出处:21教育名师】 3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1.减数分裂的概念 2.精子的形成过程 3.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的数量变化 4.受精作用的过程 教学难点 1.模拟减数分裂过程中的染色体的变化 2.比较精子和卵细胞形成过程的异同 3.观察蝗虫精母细胞的减数分裂 4.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的数量变化 4教学过程 活动1【导入】复习导入 (1)观察人体体细胞和配子中染色体的数目关系,引导学生思考:能否通过有丝分裂形成配子? 提示:引导学生运用假说演绎法,假设是通过有丝分裂形成,则产生的配子中染色体的数目该如何变化。 (2)设问:精子和卵细胞是怎样形成的?如果是通过有丝分裂形成的,会有什么结果?(结论:孔子的第77代孙子的体细胞染色体是46×277)21cnjy.com 结论:配子的形成不能通过有丝分裂 [图片]人体体细胞、配子染色体组成,有丝分裂动态变化过程 活动2【讲授】导入新课 既然有丝分裂不能形成配子,那么配子的形成是怎样的一个过程? [介绍相关信息]:与孟德尔同时代的生物学家魏斯曼从理论上预测:在精子成熟的过程中,必然有一个特殊的过程使染色体数目减少一半。并且,这个预见被其他科学家的显微镜观察所证实。 引出,特殊方式的有丝分裂———减数分裂。 活动3【讲授】一、减数分裂概念 一、减数分裂1.减数分裂的概念提问:什么是减数分裂?减数分裂有何特点?(学生阅读教材,说出减数分裂的概念并找出减数分裂特点。)强调:对象: 进行有性生殖的生物时期: 原始生殖细胞→ →成熟生殖细胞特点: 细胞连续分裂两次,而染色体只复制一次结果: 成熟生殖细胞中的染色体比原始生殖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减半 活动4【讲授】2.精子的形成 下面我们结合哺乳动物精子和卵细胞的形成,介绍减数分裂的过程。讲述:高等动植物的减数分裂发生在有性生殖器官内。人和其他哺乳动物的精子是在睾丸中形成的。(指导学生观察课件图2-1。)?睾丸里有许多弯弯曲曲的曲细精管。在曲细精管中,通过有丝分裂产生大量的精原细胞。每个精原细胞的染色体数目与体细胞染色体数目相同,这说明精原细胞是通过哪种方式产生的?(答:有丝分裂。)?在精原细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