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4362192

高中生物北师的版必修二第二章第1节染色体是遗传信息的载体之二 染色体在减数分裂中的行为 课件(46张PPT)

日期:2025-09-22 科目:生物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88次 大小:3592921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2
染色体,高中,载体,PPT,46张,课件
  • cover
课件46张PPT。 染色体在减数分裂中的行为自主学习目标1.简述减数分裂的概念、过程,染色体行为和数量变化、DNA的变化规律 2.区别精子和卵细胞形成过程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3.解释受精作用的概念、过程魏斯曼预言 与孟德尔同时代的德国生物学家魏斯曼(A. Weismann,1834—1914)从理论上预测: 在卵细胞和精子成熟的过程中,必然有一个特殊的过程使染色体数目减少一半;受精时,精子和卵细胞融合,恢复正常的染色体数目。 实际上这个特殊的过程就是减数分裂。新个体?受精卵有丝分裂受精作用减数分裂父方母方464646462323从细胞水平上来看,人是怎样诞生的?概念:在生殖细胞形成时发生的染色体数目减半的细胞分裂过程(1)范围:(2)时期:(3)特点:(4)结果:有性生殖的生物由原始生殖细胞形成成熟生殖细胞的过程细胞连续分裂两次,染色体只复制一次新产生的生殖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比原始的生殖细胞减少一半———是一种特殊的有丝分裂一、减数分裂(一)精子的形成染色体行为:1、精子的形成部位曲细精管 精原细胞(原始生殖细胞)精细胞(成熟生殖细胞)精子变形减数分裂产生指在细胞周期中染色体在形态和结构方面 表现出来的规律性的变化。蝗虫精巢的压片及观察选材:蝗虫精巢取材方便,染色体数目少,标本制备方法简单方法步骤:麻醉(乙醚)解剖(自腹部背面前端向后剪开,黄白色精巢)染色(醋酸洋红,5-15min)压片(使细胞分散)观察(低倍镜下找,高倍镜观察染色体数目)间期染色体复制一次间 期(MⅠ)间期同源染色体的两两配对现象叫做联会。 联会后的每对同源染色体含有四个染色单体叫做四分体。第一次分裂(MⅠ)前期第一次分裂(MⅠ)前期Ⅰ同源染色体 指一个来自父方,另一个来自母方,形态、大小一般相同的一对染色体。四分体 配对后每对同源染色体含有四条染色单体,称为四分体。前期Ⅰ初级精母细胞1个四分体 = 1对同源染色体= 条染色单体 = 个DNA 44联会:同源染色体两两配对的现象。1、A和B, C和D 2、A和C, A和D B和C, B和D 3、 a和a’,b和b’ c和c’,d和d’ 4 、a和b, a和b’ a’和b, a’和b’ c和d , c和d’ c’和d , c’和d’下图中的各染色体或染色单体分别是什么关系?染色体的交叉互换四分体中相邻的非姐妹染色单体常常发生交叉互换第一次分裂(MⅠ)中期Ⅰ初级精母细胞前期Ⅰ初级精母细胞中期特点:同源染色体排列在赤道板两侧每对同源染色体彼此分离,在纺锤丝的牵引下分别移向两极,结果细胞的每一极只得到每对同源染色体中的1条。第一次分裂(MⅠ)中期Ⅰ初级精母细胞后期Ⅰ初级精母细胞特点:同源染色体分离(着丝粒不分裂)那么,非同源染色体会怎样?非同源 染色体组合一 自由组合A B a bA ba B组合二 组合一组合二同源染色体分离的同时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第一次分裂结束形成两个子细胞。减数Ⅱ分裂1.减Ⅱ前期2.减Ⅱ中期染色体的着丝粒排列在细胞中央的赤道板上。2.减Ⅱ中期3.减Ⅱ后期着丝粒分裂为二,两个姐妹染色单体分开成为两条染色体,分别移向两极。4.减Ⅱ末期次级精母细胞精子精细胞间期染色体复制联会,形成四分体初级精母细胞精原细胞间期细胞膨大精细胞精子次级精母细胞减数分裂减Ⅰ减Ⅱ间期:完成染色体复制减Ⅰ前期减Ⅰ中期减Ⅰ后期减Ⅰ末期减Ⅱ前期减Ⅱ中期减Ⅱ后期减Ⅱ末期联会 四分体(交叉互换)同源染色体排在赤道板两侧同源染色体分离,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细胞一分为二染色体数目减半无同源染色体,染色体散乱排列染色体着丝点排列在赤道板上着丝点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开细胞一分为二场所卵巢卵原细胞 (1个) 卵细胞 (1个)减数分裂卵细胞的形成过程卵原细胞联会,形成四分体初级卵母细胞第一极体第二极体卵细胞次级卵母细胞 联会四分体四分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