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4367470

2019年高考语文江苏版《5年高考3年模拟》A版学案:专题15 文言断句与简答

日期:2024-05-01 科目:语文 类型:高中学案 查看:87次 大小:244328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5
2019年,版学案,断句,文言,专题,高考
  • cover
第五部分 文科加考项目 专题十五 文言断句与简答 考纲解读 考纲要求 给文言材料断句,并回答相关问题。能力层级为B级。 考点阐释 1.“断句+简答”的题型作为文言知识和能力考查的重要补充,形式稳定,选材精短,注重思想性和可读性的结合。 2.简答题的命题点非常灵活,涉及文学、文体、文化等多方面知识的考查,也可以是对节选文字的概括评析,但以常见浅显为主,并结合所学教材的知识,不会偏怪艰深。 考情观察 1.命题注重考查学生在文学与历史等交叉点上的思维能力,选材仍将以论述类文本为主。 2.对古代文学、文化常识的考查仍将以重要的、常见的文学和文化现象的记忆与理解方面的知识为重点对象。 3.概括要点或主旨重在考查考生对于文本内容某方面的提取与整合、概括与评价,还有对于高中所学相近内容的辨析延伸,对文本表达方式、表现手法的评述,以及对作者观点态度的确认。 分析解读  考纲要求对课外一段文言材料的全部或部分进行断句,并回答相关问题。同时在“考试形式及试卷结构”这部分规定:“文言文阅读,约3题10分。” “课外”强调了文段材料不会来自必修或者选修教材;“一段”说明了选文是比较精短的;“全部或部分”则表明因文设题,不苛求断句文段的长短;“回答相关问题”说明所涉及的问题跟文言语段有着一定的联系,或者是对文言语段的理解、归纳,或者是对文言语段相关内容的拓展、延伸。 从江苏省近几年的高考题来看,文言文断句的选材大多为议论性文字。2017、2016年均要求点断4处,赋4分;2015年要求点断5处,赋5分;2014年要求点断3处,赋3分;2013年要求点断6处,赋6分。简答题一般为两题,形式多为填空题和概括题。这一命题思路可能仍会延续。 疏通文意、理解大意是正确断句的前提,也是最根本的方法。因此,断句前,要熟读精思。读不懂或不理解就可能影响断句,强行点断,节奏失衡,导致失误。另外,虚词也是断句的依据之一,如果对虚词的用法不甚了解,错断的情况就时有发生。如果不懂文言语法,浏览马虎,不按规范,就容易使完整的句子支离破碎。 简答题考查学生在阅读、断句的基础上,对文言文相关内容的理解能力。一般会从以下几方面设题:考查文学常识,考查文化常识,考查对文段内容的概括能力,等等。 命题探究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0分) 宋政和间官局编书,诸臣之文,独《临川集》得预其列。靖康之祸,官书散失。私集竟无完善之本,弗如欧集、曾集、老苏大苏集之盛行于时也。公绝类之英,间气所生。同时文人,虽或意见素异,尚且推崇公文,口许心服,每极其至。而后来卑陋之士不满其相业因并废其文此公生平所谓流俗胡于公死后而犹然也? (节选自吴澄《<临川王文公集>序》) 答案 而后来卑陋之士/不满其相业/因并废其文/此公生平所谓流俗/胡于公死后而犹然也? 解析———而后来卑陋之士不满其相业”是一个主谓句,主语是否断开要看情况,有空间就断,没有空间就连在一起。“因并废其文”是动宾结构,省略的主语即“后来卑陋之士”,前后应断开。“此公生平所谓流俗胡于公死后而犹然也?”“生平”是在世之年的意思,与后面的“死后”对举;又因为“胡”为“为什么”之意,为疑问副词,应放句首,所以“此公生平所谓流俗”之后断开。 答案 苏洵 苏轼 解析 与王安石、欧阳修、曾巩齐名的苏门三父子:苏洵、苏轼、苏辙。父亲是苏洵,兄长是苏轼,弟弟是苏辙。 答:? ? 答案 政和间,列于官书;靖康后,不再盛行。 解析 从文中摘录相关信息,如“宋政和间官局编书,诸臣之文,独《临川集》得预其列”“靖康之祸,官书散失。私集竟无完善之本”“同时文人,虽或意见素异,尚且推崇公文,口许心服,每极其至”“而后来卑陋之士,不满其相业,因并废其文”等,再按照时间顺序排列、概括。 核心考点 对课外文言材料的断句。 审题关键 ①画线部分需要断几处和有多少分;②画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