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2.2 光能的转换—光合作用 教案 一、教学目标: 1、准确理解、掌握光合作用过程图解; 2、熟悉光合作用过程各物质中元素的来源、去向;理解光反应、暗反应间的相互影响。 3、了解化能合成作用。 4、培养学生勇于探索、敢于质疑的科学品质。 二、教学重难点: 1、重点:光合作用过程2、难点:光反应、暗反应间的相互影响 三、教学过程: (一)、导入:光合作用过程中生成的氧气来自于H2O,那么CO2中的氧去哪里了呢? (二)、阅读教材103-104页,思考下列问题:1、光反应、暗反应的场所、条件、物质变化、能量变化?2、光合作用过程各物质中C、H、O元素的来源去向?3、光合作用过程中发生了怎样的能量转化过程?4、光反应在白天进行,暗反应在晚上进行? (三)光合作用过程 1、光反应、暗反应的场所、条件、物质变化、能量变化?a、光反应: 场所: ,条件: ,物质变化: 能量变化: b、暗反应: 场所: , 条件: , 物质变化: 能量变化: 2、光合作用过程的各物质中C、H、O元素的来源去向?a、画出光合作用过程图:b、光合作用过程的各物质中C、H、O元素的来源去向?C: H: O: 3、光合作用过程中发生了怎样的能量转化过程? 4、光反应在白天进行,暗反应在晚上进行?a、光反应为暗反应提供:b、光反应产生的ATP可用于各项生命活动吗?呼吸作用产生的ATP、[H]可用于暗反应吗?光反应产生的ATP 能用于,暗反应所需的ATP、[H]只由提供C、暗反应为光反应提供: 【练习1】:正常进行光合作用的植物,突然停止光照后,C3、C5、[H] 、ATP含量如何变化?若突然停止CO2的供应呢? 【练习2】:(2013重庆卷)6.右图是水生植物黑藻在光照等环境因素影响下光合速率变化的示意图。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t1→t2,叶绿体类囊体膜上的色素吸收光能增加,基质中水光解加快、O2释放增多 B.t2→t3,暗反应限制光合作用。若在t2时刻增加光照,光合速率将再提高 C.t3→t4,光照强度不变,光合速率的提高是由于光反应速率不变、暗反应增强的结果 D.t4后短暂时间内,叶绿体中ADP和Pi含量升高,C3化合物还原后的直接产物含量降低 (四)光合作用概念与实质: (五)化能合成作用:化能合成作用与光合作用的异同异: 同:4.2.2 光能的转换—光合作用 测试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70分) 1.下列有关酶与ATP的说法正确的是 A.酶的合成与ATP的水解反应相联系 B.酶和ATP都是由活细胞产生的蛋白质或核酸 C.酶和ATP都是在活细胞内产生,都只在细胞内起作用 D.酶和ATP都在多次发挥作用后失活 2.下列关于曲线的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若横坐标表示膜外的02浓度,纵坐标可表示O2膜运输速度 B.若横坐标表示02浓度,纵坐标可表示酵母细胞C02产生量 C.若横坐标表示光照强度,纵坐标可表示植物的净光合速率 D.若横坐标表示底物浓度,纵坐标可表示酶量一定时酶促反应速率 3.下列有关酶特性实验设计中最科学、严谨的 选项 实验目的 主要实验步骤 A 酶催化具有高效性 实验组:2mL 3%H2O2+1mL过氧化氢酶 保温5min对照组:2mL 3%H2O2+1mL蒸馏水 保温5min B 酶催化具有专一性 实验组:2mL 3%可溶性淀粉+1mL新鲜唾液 保温5min后碘液检验对照组:2mL 3%蔗糖+1mL新鲜唾液 保温5min后碘液检验 C 探究酶作用的适宜温度 5mL 3%可溶性淀粉、2mL新鲜唾液的多支试管分别置于多个一定温度梯度水浴锅中5min后,相应温度混合后再保温5min,碘液检验 D pH影响酶的催化活性 向三支试管中依次各加入:2mL 3%可溶性淀粉、1mL不同pH缓冲液和1mL新鲜唾液 在适宜温度下保持5min 斐林试剂检验 4.关于细胞代谢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细胞有氧呼吸过程的第二阶段,无水的生成,但有水的分解 B.马铃薯块茎的无氧呼吸产物会使溴麝香草酚蓝水溶液由蓝变绿再变黄 C.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