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4437662

2019版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2章地球上的大气(课件学案)(打包10套)新人教版

日期:2024-04-29 科目:地理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61次 大小:31748366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课件,人教,新人教,10套,打包,学案
    第2章 地球上的大气 ———总揽全局]———[精要填充]— ①大气吸收、反射、散射 ②大气逆辐射 ③两地受热不均 ④城郊环流作用 ⑤水平气压梯度力 ⑥太阳辐射的纬度差异 ⑦1月为低压,7月为高压 ⑧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 ⑨大风、降温、雨雪天气 ⑩连续性降水天气 ?多晴朗天气 ?温室气体大量排放 课件3张PPT。大气吸收、反射、散射 大气逆辐射 两地受热不均 城郊环流作用 水平气压梯度力 太阳辐射的纬度差异 1月为低压,7月为高压 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 大风、降温、雨雪天气 连续性降水天气 多晴朗天气 温室气体大量排放 第一节 冷热不均引起大气运动 本节复习脉络: 考点一| 大气的受热过程 (对应学生用书第30页) [识记—基础梳理] 读大气的受热过程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 1.能量来源 (1)根本来源:A太阳辐射。 (2)近地面大气热量的直接来源:B地面辐射。 2.两大环节 (1)地面增温:大部分太阳辐射透过大气射到地面,使地面增温。 (2)大气增温:地面以长波辐射的形式向大气传递热量。 3.两大地理意义 (1)大气的削弱作用:大气层中水汽、云层、尘埃等对太阳辐射的吸收、反射和散射作用。 (2)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C大气逆辐射对近地面大气热量的补偿作用。 [知识拓展](教师备用资料) 1.辐射逆温 发生在晴朗无云或少云的夜间或黎明,地面不断向外放出辐射能量而冷却,近地面的空气也随之降温。越靠近地面,所受影响越大,降温幅度越大,而离地面越远降温幅度越小,进而形成气温随高度增加而升高的逆温现象。这种辐射逆温的厚度一般在几十米到几百米,大陆上常年都可出现,以冬季最强。日出后,逆温层逐渐消失。 辐射逆温的形成及消失过程如下图所示: 2.阳伞效应原理 悬浮在大气中的烟尘,一方面将部分太阳辐射反射回宇宙空间,削弱了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能,使地面接收的太阳能减少;另一方面吸湿性的微尘又作为凝结核,促使周围水汽在它上面凝结,导致低云、雾增多。这种现象类似于遮阳伞,因而称“阳伞效应”。 [理解—要点突破] 1.大气受热过程的影响因素 (1)大气成分:主要是大气中二氧化碳、水汽等对地面辐射的吸收和对大气逆辐射作用的影响。全球气候变暖就是温室气体对大气受热过程影响的典型表现。 (2)天气状况:主要是大气中云层、尘埃对太阳辐射与地面辐射的影响。昼、夜云量对大气受热过程的影响很大,可用下表比较。 作用对象 集中表现时段 作用过程 保温作用 地面辐射 夜间 大气逆辐射 削弱作用 太阳辐射 白天 反射等 (3)地面状况:地面是大气的直接热源,地面状况的差异影响大气受热过程,进而影响气温状况。水面、裸地、植被、冰雪等差异不仅直接影响下垫面对太阳辐射的反射率,而且影响地面辐射释放的持续度。地形起伏、地势高低通过影响大气层的厚度来影响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和对地面的保温作用。 2.昼夜温差大小的分析 分析昼夜温差的大小要结合大气受热过程原理,主要从地势高低、天气状况、下垫面性质等方面分析。 (1)地势高低:地势高→大气稀薄→白天大气的削弱作用和夜晚大气的保温作用都弱→昼夜温差大。 (2)天气状况:晴朗的天气条件下,白天大气的削弱作用和夜晚大气的保温作用都弱→昼夜温差大。 (3)下垫面性质:下垫面的比热容大→增温和降温速度都慢→昼夜温差小,如海洋的昼夜温差一般小于陆地。 3.大气受热过程对环境的影响 (1)大气保温作用对气候变化的影响 温室气体大量排放使全球气温升高。 →→→ (2)在农业中的应用 ①我国北方地区利用温室大棚生产反季节蔬菜;②深秋利用烟雾防霜冻;③干旱半干旱地区果园中铺沙或鹅卵石不但能防止土壤水分蒸发,还能增加昼夜温差,有利于水果的糖分积累等。 (3)利用大气的削弱作用原理分析某一地区太阳能的多寡。如: ①高海拔地区: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