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4458750

《过小孤山大孤山》优质课件 (共66张PPT)

日期:2024-05-02 科目:语文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21次 大小:2550619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2
过小孤山大孤山,优质,课件,66张,PPT
  • cover
课件66张PPT。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散文之部【自主学习】 一、知人论世 陆游(1125-1210),字 ,号 ,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市)人。南宋著名的 诗人。父亲陆宰是个具有爱国思想的知识分子,家庭的教育,使陆游从小就树立了忧国忧民的思想和杀敌报国的壮志。他自幼好学不倦,“年十二能诗文”。绍兴二十三年(1153),他到临安应进士试,因“喜论恢复”,受到秦桧的忌恨,复试时竟被除名。直到秦桧死后几年,他才赐进士出身。因为陆游主张抗金,恢复中原,所以他屡遭朝廷投降派的排挤、打击,仕途不是很顺利。 务观放翁爱国 他一生创作了大量作品。今存诗 余首,题材广泛,内容丰富。还有130首词和大量的散文。他的词,多数是飘逸婉丽的作品,但也有不少慷慨激昂的作品,充满悲壮的爱国激情,所以,陆游是 诗派的一个光辉代表。他的作品以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和卓越的艺术成就,在中国文学史上获得了重要地位。有《渭南文集》《剑南诗稿》《南唐书》《老学庵笔记》等传世。9300爱国主义写作背景 陆游主张抗金,恢复中原,被罢官。至1169年,起用为夔州(今四川奉节)通判,由故乡山阴出发赴任。一路沿长江逆流而上,历尽两岸奇山异景。途中作者以日记纪行,集成日记体游记《入蜀记》,以记其胜。《过小孤山大孤山》是作者路过小孤山和大孤山时所写的两则日记。京口江州(庐山)鄱阳湖安庆武昌彭泽镇江合肥过小孤山大孤山陆 游 小孤山小孤山: 位于安徽省宿松县境内长江中,每年汛期时四面环水,孤峰如柱,兀立大江,有“长江绝岛”、“长江天柱”之称。 小孤山以其小、险、独、奇而著称。其山势峭拔,地势险要,自古为兵家必争之地,号为“楚塞吴关”、“海门第一关”,至今尚有古炮台、烽火台等遗迹。 迎山而上胜迹迭出,启秀寺、一天门等十余处景点,每一景点都有其雅观和民间传说,并镌有历代名人的匾额和雅士墨客之碑文。其中山上启秀寺(始建于唐,重建于北宋)。 大孤山大孤山: 在鄱阳湖上,其状如鞋,俗称鞋山。民间传说此名为玉女大姑在云中落下的绣鞋变化而成,因而又名大姑山。 大孤山烽火矶“嵌岩窦穴,怪奇万状”烟雨空濛俊鶻抟水禽俊鶻抟水禽南宋后在此设过烽火台和炮台宿松景色课文体裁矶 jī 燧 suì 窦 dòu 潦 lǎo 巉 chán 上干云霄 gān 榭 xiè鹘 hú 抟 tuán 蠡 lǐ 葭 jiā 赪 chēng 湓 pén 汲 jí课文注音--游记散文澄(dèng)清混水易,澄(chéng)清问题难。 泊:小船漂泊(bó)在湖泊(pō)里。 学案完成快乐背诵 基础夯实看结构本文通过描绘小孤山大孤山的景物特色,表达了作者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以及对国家的破败、故园风雨如磐的痛绝,也流露出作者对军幕生活的渴望以及爱国忠君之情。 八月一日,过烽火矶。南朝自武昌至京口,列置烽燧,此山当是其一也。自舟中望山,突兀而已。及抛江过其下,嵌岩窦穴,怪奇万状,色泽莹润,亦与它石迥异。又有一石,不附山,杰然特起,高百余尺,丹藤翠蔓,罗络其上,如宝装屏风。是日风静,舟行颇迟,又秋深潦缩,故得尽见,杜老所谓“幸有舟楫迟,得尽所历妙”也。 八月一日,(船)经过烽火矶。南朝以来,从武昌(今鄂城)到京口,都设置了很多(报警的)烽火台,这座山应该是其中之一。从船上看山,只是见到高耸(的山峰)罢了。等到抛锚停船后,(我)走过山下,(看到)裂缝的岩石和各式洞穴,奇形怪状,色彩光亮润泽,也和别的石头不大一样。又有一块巨石,与烽火矶不相连。高峻雄伟地拔地而起,高约一百多尺,有红藤绿蔓覆盖在它上面,像宝石镶嵌的屏风。这一天,风平浪静,船走得很慢,又因为深秋,水位下降,所以能看到这里的一切美景,(正像)杜甫所说的“幸有舟楫迟,得尽所历妙”。 2.第一段。 本段质疑、释疑。 A.本段写何处之景?作者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