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44740

雨霖铃

日期:2025-05-21 科目:语文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85次 大小:13816444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雨霖
    课件12张PPT。柳永镇平县一高中 张老师雨霖铃 雨 霖 铃 柳 永 * 情感渗透点:深入体会作者的离愁别恨* 能力教学点:初步掌握诗歌鉴赏的方法。教学设想:*知识教学点:1、对作者作简单的介绍。教学目标:2、体会学习景中见情,情景交融,尽情铺写的表现手法。(教学重点)(教学难点)作者简介朗诵欣赏课后练习 教 师 总 结 问 题 探 讨 雨霖铃 柳永 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 多情自古伤离别,更哪堪冷落清秋节!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 根据问题,自行研读。 找找看作者描写了哪些景物,这些景物有什么特点。这些景物组合在一起有何特征?给人什么样的感觉?明确:描写了寒蝉(凄切)、长亭(晚)、都门(长饮)、烟波(千里)暮霭(沉沉)、楚天(阔)、杨柳(岸边)、晓风、残月。 在这幅画面中蕴含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感统观这三问,作者给我们营造了什么样的意境? 若把全词的上下片分别看作两幅画,试着用自己的话生动形象地把画面上的内容描述出来,你也可以给你的画取个动听的名字,如:明确:第一幅画可命名为“长亭别离”:一个秋天的夜晚,骤雨刚刚停歇,空气格外清新,寒蝉在柳树梢长鸣不已。京城门外,长亭边,一个临时搭建的蓬帐里,宴席上有两个斟满酒的酒杯和两盘几乎没动过筷子的下酒菜。词人与情人双手紧握,喉咙哽咽着说不出一句话来,脸颊上挂满了滚烫的泪水。此时,水面上,一只小船里一位老艄工对着这对情人使劲地喊着:“上船喽———,上船喽”。天色月来越暗,茫茫水域里,蒙蒙雾气一片。 明确:第二幅画可命名为“羁旅长愁”;一夜漂流后,词人仿佛来到异乡。东方即将吐色时,头顶依然有一道残月,河流两岸朦朦胧胧的杨柳树在瑟瑟的秋风中摇曳着。词人望着残月,感受着秋风,现出一幅愁眉不展,若有所思的样子。羁旅长愁:杨柳 晓风 残月 ( 虚景)长亭别离:寒蝉 长亭 都门 烟波 暮蔼 楚天 (实景)虚实相生上片写了情人话别时的种种情态,似乎已将离情说尽,先想想下片该怎样写,再分析作者这样写的好处在哪里?明确:作者虽然在上片已经介绍了离别,但在下片作者又重点介绍了离别之后两人的羁旅之愁,作者想象别后的生活情景,通过这种想象更加重了这种离愁别恨,使这种离愁达到了极点。作者就是采用这一层一层的铺叙来表达这种离别的,这种写法对于我们同学的写作很有启发,希望多加练习。鉴赏诗词的简单方法: 把握意象,感受其情, 体味其境,领悟其意。 继续练习思考: ———俞文豹《吹剑录》 东坡在玉堂(官署名),有幕士善歌,(苏轼)因问:“我词何如柳七(柳永)?”对曰:“柳郎中(柳永)词,只合十七八女郎,执红牙板,歌‘杨柳岸晓风残月’;学士(苏轼)词须关西大汉,铜琵琶,铁绰板,唱‘大江东去’。东坡为之绝倒。 柳结合上段文字,思考一下,我们常说的婉约派和豪放派有什么不同点。再见镇平县一高中 张晓华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