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件网) 《红楼梦》以贾、史、王、薛四大家族的兴衰为背景,以贾宝玉和林黛玉的爱情悲剧为主线,真实而艺术地反映了我国封建社会走向衰亡的历史趋势。 本文节选自《红楼梦》第三十三回,即《手足耽耽小动唇舌 不肖种种大承笞挞》。与课文内容相关的情节是:王夫人丫鬟金钏儿与宝玉调笑,被王夫人赶出投井而死,事情被贾环告诉贾政;宝玉又结交忠顺王爷喜欢的伶人蒋玉菡,使得王爷派人来找。贾政大怒,将贾宝玉打得皮开肉绽。 论爱情 爱情在舞台上,要比在人生中更有欣赏价值。因为在舞台上,爱情既是喜剧也是悲剧的素材,而在人生中,爱情常常招致不幸。它有时像那位诱惑人的魔女,有时又像那位复仇的女神。 过度的爱情,必然会夸张对象的性质和价值。只有在爱情中,才总是需要那种浮夸谄媚的辞令。而在其他场合,同样的辞令只能招人耻笑。古人有一句名言:“最大的奉承,人总是留给自己。”———只有对情人的奉承要算例外。因为 甚至最骄傲的人,也甘愿在情人面前自轻自贱。所以古人说得好:“人在爱情中不会聪明。”情人的这种弱点不仅在外人眼中是明显的,就是在被爱者的眼中也会很明显———除非她(他)也在爱他(她)。所以,爱情的代价就是如此,不能得到回爱,就会得到一种深藏于心的轻蔑,这是一条永真的定律。由此可见,人们应当十分警惕这感情,因为它不但会使人丧失其他,而且可以使人丧失自己本身。 我不懂,是什么缘故使许多军人更容易坠入情网,也许这正像他们嗜爱饮酒一样,是因为危险的生活需要欢乐的补偿。夫妻的爱,使人类繁衍;朋友的爱,致人以完善。但那荒淫纵欲的爱,却只会使人堕落毁灭! 微感言:_____ _____ 1.无材可去补苍天,枉入红尘若许年。此系身前身后事,倩谁记去作奇传。 ———《石上偈》 2.天不拘兮地不羁,心头无喜亦无悲。只因锻炼通灵后,便向人间惹是非。 ———《叹通灵玉》 3.无故寻愁觅恨,有时似傻如狂。纵然生得好皮囊,腹内原来草莽。潦倒不通世务,愚顽怕读文章。行为偏僻性乖张,那管世人诽谤! ———《西江月(其一)》 4.富贵不知乐业,贫穷难耐凄凉。可怜辜负好韶光,于国于家无望。天下无能第一,古今不肖无双。寄言纨袴与膏粱:莫效此儿形状! ———《西江月(其二)》 由贵公子跌落为“寒士” 曹雪芹出身于皇亲贵族,从曾祖父曹玺开 始,祖父曹寅、伯父曹颙、父亲曹 三代世袭江 宁织造的官职(江宁织造的丝绸产品只供皇帝和 亲王大臣使用,多由皇帝的亲信担任,其地位 仅次于两江总督,所以权势显赫)。曾祖母做过 康熙皇帝的乳母,祖父曹寅做过康熙皇帝的侍读,两个姑姑入选王妃。康熙皇帝六次南巡就有四次以江宁织造署为行宫。由此可见曹家的显赫以及与皇室的密切关系。曹雪芹的 一、作者视窗 祖父曹寅博学能文,写过不少诗词戏曲,著名的《全唐诗》就是由他主持刻印的。这种家庭环境无疑对曹雪芹的文学素养有直接的影响。少年时代的曹雪芹经历过一段“锦衣纨绔”“饫甘餍肥”的贵族生活。雍正即位后,曹 因事获罪免职并被抄家,家道从此衰落。到曹雪芹著书时已过着“举家食粥酒常赊”的贫困生活。他写《红楼梦》,“于悼红轩中,披阅十载,增删五次”,因贫病交困,加上爱子夭折悲伤过度,全书未尽即凄惨地与世长辞。曹雪芹一生经历了曹家由盛而衰的过程,他也由贵公子跌落为“寒士”,这种天壤之别的生活变化引起他对过去痛苦而深刻的思考,这些都为他写出《红楼梦》这部伟大的作品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注】 曹雪芹(约1715—约1763),名霑,字梦阮,号雪芹,又号芹圃、芹溪。清代文学家。《红楼梦》原名《石头记》,今传《红楼梦》120回本,其中前80回是曹雪芹的手笔,后40回研究者一般认为是清人高鹗所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