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4604090

第15课 白居易在杭州 课件(17张PPT)

日期:2025-11-22 科目:校本课程 类型:小学课件 查看:37次 大小:2993813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7
15课,白居易,杭州,课件,17张,PPT
  • cover
课件17张PPT。第15课 白居易在杭州 忆江南 江南好, 风景旧曾谙。 日出江花红胜火, 春来江水绿如蓝。 能不忆江南? [唐]白居易 白居易生平 白居易,公元772年出生于河南新郑。字乐天,晚年号香山居士,是中国文学史上负有盛名且影响深远的唐代诗人和文学家,有“诗魔”和“诗王”之称。他一生留下了近2800多首诗词作品。他曾在杭州为官三年,为当地百姓做过许多好事,深得百姓爱戴。江南忆, 最忆是杭州。 山寺月中寻桂子, 郡亭枕上看潮头。 何日更重游?江南忆, 其次忆吴宫。 吴酒一杯春竹叶, 吴娃双舞醉芙蓉。 早晚复相逢? 钱塘湖春行 [唐] 白居易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燕子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西湖留别》 [唐]白居易 征途行色惨风烟,祖帐离声咽管弦。 翠黛不须留五马,皇恩只许住三年。 绿藤阴下铺歌席,红藕花中泊妓船。 处处回头尽堪恋,就中难别是湖边。白居易在杭州 白居易来杭州 唐穆宗长庆二年(公元822年)唐皇朝发出了一道极为普通的人事任命:白居易任杭州刺史。这种州官的任命在中国几千年的历史上可谓司空见惯;对杭州来说也不是什么稀罕事,仅唐朝一个朝代这种任命就有150次之多。然而唐朝对杭州地方长官的这次任命,却对杭州历史产生了重大的影响,给了杭州一次历史的机遇。白居易的政绩二 疏浚输水通道和六井是白居易的另一项重要的政绩。地处钱塘江边的杭州,由于常受海潮的侵袭,古时土地的碱很重,地下水不能饮用,淡水资源不足,居民饮水成为一个大问题。唐德宗时杭州刺史李泌在杭州城内开凿六井引西湖水入井,使居民有了淡水可以饮用。但到白居易上任时西湖与六井的通道已严重淤塞。于是白居易又带领杭州人民疏浚了输水通道和六井,使西湖清水又能长流杭城。对此史书都有记载。 白居易来杭州时,西湖上原已筑有堤,但因年久失修,加上堤身较低,起不到天旱时蓄水灌溉、汛期时蓄水防洪的作用。因此,他亲自主持修建了一条拦湖大堤。这条大堤建成后,不仅解决了农田灌溉问题,还促进了杭州交通的发展和城市的繁荣。据考证如今西湖上的“白堤”并非当时自居易带人修建的那条堤,但人们为了纪念自居易,还是愿意把现在西湖上的那条堤称为“白堤”。这种历史形成的误解体现着人民的情感,已经成为历史的一部分。关于白居易的民间故事一 白居易在杭州做了三年刺史,对这西湖水管理得可严啦!有一次,白居易在湖上观赏风景,看到湖南岸的一处湖面上,有人在挑土填湖,建造亭台楼阁。白居易就查问是哪一家造的。当差的查明后,回禀说:“这是衙内二爷的老丈人在造一座花园哩!”白居易就把二爷的老丈人传来,说:“西湖是大家的,你一个人怎么好占用呢?现在罚你开葑田一百亩。”那位二爷的老丈人晓得刺史说一不二,只好雇了一批人,挖了一百亩湖呢。 关于白居易的民间故事二 有一次,白居易从灵隐道上散步回来,看见有人砍了两株树,背回来当柴烧。白居易就对那人说:“山上的树砍光了,泥沙就流到西湖里去了!罚你补种十株树!”那人只好到山上去补种了十株树。从此,再没有人敢占湖造屋、上山砍树了。关于白居易的民间故事三 白居易不但热爱杭州百姓,对西湖更酷爱成癖。他每当政事稍有空闲,常去白沙堤、孤山一带细细玩赏。淡荡的烟波,轻指的堤柳,大大助长了他的诗兴。因而他在杭州三年,写下了许多著名的山水诗。西湖的景色,经他的笔墨一点染,在人们眼里,就显得更加美丽可爱了。 有一次,白居易从孤山寺扶醉归来,在堤上走着走着不觉诗兴勃勃,当即吟成一首七律《钱塘湖春行》,诗道:“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我爱湖东爱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