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4632390

《望海潮》课件36张

日期:2024-05-02 科目:语文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63次 大小:5719550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2
望海潮,课件,36张
  • cover
课件36张PPT。望 海 潮宋 柳永学习目标: 1、反复吟咏,感受词的音律美,感悟词的意境美。 2、学习诗中点染、铺陈的表现手法。 学习重点 1、这首词的写景特点。 2、名句欣赏。 学习难点 掌握诗中点染、铺陈的表现手法。 柳永(约987———约1053),北宋词人。原名三变,字耆卿,福建崇安人。官屯田员外郎,世称柳七、柳屯田。为人放荡不羁,终身潦倒。其词 多描绘城市风光和歌伎生活,尤其长于抒写羁旅行役之情。创作慢词,铺叙刻画,情景交融,语言通俗,音律谐婉,在当时流传很广,“凡有井水饮处,皆能歌柳记词”,对宋词的发展有一定的影响。有《乐章集》。走进作者1、柳永是北宋第一个专力写词的作家,柳词从题材方面看,大体可分三类:写都市生活和风光;写妇女生活、愿望和男女间的恋情;写羁旅行役之苦。2、善于用民间俚俗的语言,用来反映中下层市民的生活面貌,具有浓厚的市民气息,受到广大百姓的喜爱。 3、以白描见长,长于铺叙、点染、情景交融的手法 4、创制长调的体制,柳永以当时的新声慢曲,取得了与小令并驾齐驱的地位。两宋慢词的时代,实自柳永开启的。鹤冲天 黄金榜上,偶失龙头望。明代暂遗贤,如何向。未遂风云便,争不恣游狂荡。何须论得丧?才子词人,自是白衣卿相。 烟花巷陌,依约丹青屏障。幸有意中人,堪寻访。且恁偎红倚翠⒀,风流事,平生畅。青春都一饷。忍把浮名,换了浅斟低唱!? 奉旨填词柳三变写作背景:客观的:宋初历经战乱,经济凋敝,城市人口都不多。但杭州占有地利优势,城市经济繁荣,当时有“苏湖熟,天下足”的谚语,堪与北宋都城汴京 媲美。 主观的:宋真宗咸丰末年,柳永从家乡前往京城开封应试,途经钱塘江(今浙江杭州)。柳永与孙何是布衣之交,此时孙何正好任两浙转运使,柳永想拜访他,但当时官府之家门禁极严,柳永一个平民是很难到孙何家去拜访的,柳永就写下了这首词,并使其在青楼被广泛歌唱以使孙何知道,第二天孙何就亲自前往见面。这是一首投赠词,目的是得到地方长官的召见和赏识。据说金主完颜亮读罢柳永的《望海潮》 一词,称赞杭州之美:“东南形胜, 三吴都会,钱塘自古繁华……有三秋 桂子,十里荷花”,“遂起投鞭渡江、 立马吴山之志”,隔年以六十万大军 南下攻宋。(罗大经《鹤林玉露》卷一)听朗读,感知课文合作探究: 1、 这首词描绘了一种怎样的都市生活景象?试说说作者是从哪些方面描写杭州的繁华与美丽的?抒发了他怎样的感情? 东南形胜 三吴都会 钱塘自古繁华自然风光之美 都市繁华之美 民生安乐之美环境美丽、经济繁荣、生活安定的都市生活图景1、从地理位置上看 2、从历史传统上看 3、从自然景观上看 4、从市井面貌上看 5、从百姓生活上看惊叹 赞美 艳羡“点染”艺术鉴赏“点染”是诗词的一种艺术手法。 “点”:抽象的评点(总写) “染”:具体的描述(分述) 二者紧密相连,表达共同意境。合作探究2:分析《望海潮》中哪些是“点”,哪些是“染” ?天净沙?秋思 ? ? ?元?马致远 枯藤老树昏鸦, 小桥流水人家。 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 断肠人在天涯。 染 点东南形胜 三吴都会 钱塘自古繁华自然风光之美 都市繁华之美 民生安乐之美染 点合作探究3:“云树绕堤沙,怒涛卷霜雪,天堑无涯”句中若把“卷”改为“推”字好不好?为什么? 明确:“霜雪‘比喻浪花,”怒涛卷霜雪“表现了钱塘江潮来时的波滚浪潮、排山倒海的雄伟气势,用”推“则显得比较平板、沉重,力度与气势均没有“卷”强,对浪花飞溅的情态描写也不如“卷”形象逼真。杭州西湖是美的。古代诗人描写西湖美景的诗句很多,你能举出几例吗?拓展探究 饮湖上初晴后雨 苏轼 水光潋滟晴方好, 山色空蒙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 浓妆淡抹总相宜。 忆 江 南 白居易 江南忆, 最忆是杭州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