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464164

5.3 弹力与弹簧测力计同步练习(沪科版八年级)

日期:2024-06-22 科目:物理 类型:初中试卷 查看:89次 大小:85514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4
弹力,弹簧,测力计,同步,练习,科版
  • cover
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第三课时第三节弹力与弹簧测力计 认知目标:  1. 了解什么是弹性形变 2. 知道弹力,知道在在一定的范围内,拉力越大,弹簧被拉得越长 3. 知道弹簧测力计的原理 4. 会正确使用弹簧测力计 导学 领你登堂入室 预习效果反馈:1.物体形状或体积的改变,叫做 。使物体发生形变的力,这个力叫 ,拉力、压力都属于 。2.测量力的工具叫 ,实验室中最常用的测量力的工具是 。3.用力拉弹簧测力计,撤去拉力后弹簧不能恢复原状,说明加在弹簧测力计上的力 。 4.弹簧测力计是利用 的性质制成的,弹簧测力计的刻度是 _____(选填“匀称”或“不匀称”)的。5.使用弹簧测力计时,先要使测力计的示数为零,这个过程叫 ,测量时要使弹簧的伸长方向与拉力方向 。 答案与启示:答案:形变;弹力;弹力提示:形变可分为弹性形变和非弹性形变答案:测力计,弹簧测力计 答案:超过它的量程 提示:超过弹簧秤的量程,会损坏弹簧测力计 答案:在一定的范围内,弹簧受到的拉力越大,弹簧被拉得越长,均匀的 答案:校零,一致 讲学 与你共同探究 坚信你能行 勤奋才会赢 一、知识要点精讲 1.认识弹力: (1)弹性:物体在受力时会发生形变,不受力时能恢复到原状的特性叫弹性,这时候发生的形变叫做弹性形变。例如:被压弯的弹簧,在力撤消后会恢复原状,这种形变就是弹性形变,使物体具有这种形变的特性就是弹性。(2)弹力:物体由于弹性形变而产生的力叫做弹力。 两个物体间要产生弹力,必须要互相接触,并且互相挤压,而发生弹性形变才行。平常所说的压力、支持力、绳的拉力等,其实质都是弹力。 2.弹力的性质:在弹性限度内,弹簧所受拉力越大,弹簧伸得越长。3.弹簧测力计:  (1)弹簧秤的原理:它的基本原理是利用弹簧在一定的范围内受到的拉力越大,形变量也即伸长量越大.(2)正确使用弹簧测力计测力:①使用前要先看弹簧测力计的指针是否回零。②测力时被测的力要沿弹簧测力计的轴线方向。③所测的力不能超过弹簧测力计的量程。 二、实验和原理图示解析 弹簧测力计的构造及工作原理 ①弹簧测力计的构造:主要由弹簧、挂钩、外壳、刻度盘指针组成,常见的弹簧测力计如图所示,其中盘面上的“N”表示牛顿 ②弹簧测力计的工作原理 弹簧受力后就会变长,变长后的弹簧比原弹簧长出的部分,叫做弹簧的伸长。 在弹性范围内,拉力越大,弹簧的伸长就越长,人们正是根据这个原理制成的弹簧测力计。 ③弹簧测力计的使用:正确使用弹簧测计应当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⑴使用弹簧测力计测量力之前,首先要看清它的测量范围,保证加在弹簧秤上的力不超过它的量程,否则会损坏弹簧秤;要弄清弹簧测力计的最大刻度及最小分度值,还要对弹簧测力计进行校零。 (2)测量时,要使弹簧的伸长的方向与所测力的方向保持一致,这样才能使测出的力准确;因为弹簧及挂钩有一定的重力,所以弹簧秤水平使用与竖直使用时指针的位置会略有不同,为此每次使用前我们应考虑测量时弹簧秤是竖直使用还是水平使用,然后将弹簧秤放置到使用时的位置进行调零。另外在测量之前最好把秤钩轻轻来回拉动几次,目的是为了防止弹簧在秤壳中受阻,影响测量力的准确性。 (3)最后读数时应在弹簧秤指针静止不动时,眼睛的视线与指针相平,然后根据指针所指的位置是几大格几小格得出所测力的大小。 三、典型例题诠释[例1] 在弹性限度内,弹簧的形变量与受到的拉(压)力大小成正比。,弹簧下挂5N重物时,弹簧伸长2cm,下挂7.5N重物时弹簧长度是10cm,求弹簧的原长?(在弹簧测量范围内)解析:此题中F1=5N,ΔL1=2cm;F2=7.5N,L2=10cm,求L0=?先求ΔL2。因为F1/ F2= ΔL1/ΔL2,所以ΔL2=3cm;又因为ΔL2 = L2-L0,所以L0=L2-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