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4692742

辽宁省凌源二中2017-2018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含答案)

日期:2024-05-02 科目:语文 类型:高中试卷 查看:28次 大小:70425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5
辽宁省,凌源,二中,2017-2018,学年,高二
  • cover
凌源二高中2017-2018学年高二下期期末考试 语 文 试 题 卷 注意事项: 本试卷分第I卷(阅读题)和第II卷(表达题)两部分。 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作答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I卷 阅读题 一、现代文阅读(9分,毎小题 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中国文化发源的地方,我们称之为“中原”,印度河、两河、尼罗河三个河域加在一块儿都没有中国大。中原腹地之大等于一个小世界,在这个小世界里边没有严重的交通阻碍,也没有被分割得支离破碎。于是新石器时代晚期出现的龙山文化,从东到西,每个邻接地区的文化都有差不多的面貌,其延续性是非常缓慢的改变。从北到南也一样。这种横向的延续性表示此地交通良好,人们彼此互相学习,一方面在同一块土地上有许多中心在互相挑战,另一方面在挑战和比较中又互相学习,同与异辩证式地组合在一起。在这个地区活动的人类总数跟世界上另外三个古文明地区加起来差不多,其异样性也跟那三个地区的异样性加起来差不多,而在异样性那么强的地区可以产生一致性那么高的现象,其实非常特殊。 就物资来说,以安阳为中心,向外画50公里到60公里的半径圈里,什么样的资源都有。而黄土层又构成特殊的条件,黄土并不天然肥沃,有赖人为的努力,有一分力气下去出一分东西,放两分生出两分,不放就什么都没有。耕作也像尼罗河一样,要长期地保持一块耕地才能有好的收获。长期改良耕种地区的条件,稳定性很强,于是造成地缘的土著和亲缘的结合,同一地点的乡亲住在一起久了就变成一家人,使得在土著之外也有亲缘上紧密的结合。 新石器时代中原村落的高密度是世界少有的,为什么会如此呢?这是由于中国的移民从一个母群、一个小村落移殖出去时,走到哪儿都会碰到别的小村落,早已有人居住在那里。没有空阔的开拓空间,人们只能在夹缝里求生存,甲、乙、丙三个村落都有过剩人口,甲村落出去的人一下又碰到乙村落和丙村落,唯一可以利用的是甲、乙、丙之间的空隙地方。凡此空隙只有到丘陵、河谷、丛林或沼泽里头去,花点力气把土地变为可用。所以,中国的移民形态是填空隙,而不是长程移民。这个特性使母群和子群之间的距离并不疏远,互相依存的关系就可以保持很长久的时间。演变的后果是,大量人口在高密度的分布之下有千丝万缕的关系,这就有利于形成大型的复杂政团。这样扩展的政团可以是没有界限的。政团以人群作基础,而人群基础就符号来说,可以是血缘基础的同姓。这种结合的过程和两河流域型有点相像,不过不以地缘关系而以亲缘作为结合的方式。这种情况在商代以后有所变化。商代的政治单位有两种平行的系统,一种是地区性的邑,一种是亲缘性的族。到了西周,以宗法取胜,邑变成族的附属品,周代选择以血缘来结合人群,这个选择形成中国很大的特色,扩大的政团遂以亲缘的团体扩大,反映在词汇上是“天下一家”。我们的国与家不分,我们的扩张可以造成普世性的帝国,而这个普世性的帝国是建立在亲缘关系上的。照理说,亲缘系统的排他性是很强的,但是我们超脱这种排他性,产生了“民胞物与”“民吾同胞”的观念。中国以亲缘来带动扩张的需求,这是其他三个文明所没有的特色,表现在社会关系上就是亲缘关系是所有关系里的基因。 (节选自许倬云《中国古代文化的特质》) 1.(原创)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新石器时代晚期出现的龙山文化,在每个邻接地区的表现都比较相似,其呈现出来的延续性虽有改变,却相当缓慢。 B.新石器时代的中原族群,没有空阔的开拓空间,只能在夹缝里求生存,唯一可以利用的是村落与村落之间的空隙地方。 C.虽然亲缘系统的排他性很强,但是中国古代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