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4714622

2017_2018学年高中生物人教版必修2全一册优化练习(打包18套)

日期:2024-05-02 科目:生物 类型:高中试卷 查看:93次 大小:3231314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2017,18套,打包,练习,优化,一册
    第1节 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一) [课时作业(一)] 一、选择题 1.下列有关孟德尔的 “假说—演绎法”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在“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实验”中提出了等位基因的说法 B.“测交实验”是对推理过程及结果进行的检验 C.“生物性状是由遗传因子决定的;体细胞中遗传因子成对存在;配子中遗传因子成单存在;受精时,雌雄配子随机结合”属于假说内容 D.提出问题是建立在纯合亲本杂交和F1自交两组豌豆遗传实验基础上的 解析:假说—演绎法是现代科学研究中常用的方法,包括“提出问题、做出假设、验证假说、得出结论”四个基本环节。提出问题是建立在纯合亲本杂交和F1自交实验基础上的;假说的核心内容是“生物体形成配子时,成对的遗传因子彼此分离,分别进入不同的配子中”;孟德尔在杂交实验中仅提出了“遗传因子”的说法,没有提出等位基因的说法。 答案:A 2.水稻中非糯性(W)对糯性(w)为显性,非糯性品系所含的淀粉遇碘呈蓝黑色,糯性品系所含的淀粉遇碘呈橙红色。下面是对纯种的非糯性与糯性水稻的杂交后代的观察结果,其中能直接证明孟德尔的基因分离定律的一项是(  ) A.杂交后亲本植株上结出的种子(F1)遇碘全部呈蓝黑色 B.F1产生的花粉遇碘后,一半呈蓝黑色,一半呈橙红色 C.F1自交后结出的种子(F2)遇碘后,3/4呈蓝黑色, 1/4呈橙红色 D.F1测交后结出的种子(F2)遇碘后,一半呈蓝黑色,一半呈橙红色 解析:证明分离定律,实质上是证明F1产生数量相等的两种配子,测交实验也是常用的方法,但测交实验不是直接证明分离定律的,而是通过后代表现型及其比例关系推出F1产生了数量相等的两种配子,是间接证明。而花粉鉴定法是直接在显微镜下看到了数量相等的两种配子,是直接证明。 答案:B 3.将具有一对相对性状的纯种豌豆个体间行种植,另将具有一对相对性状的纯种玉米个体间行种植。下列关于具有隐性性状的一行植株上所产生的F1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豌豆和玉米都有显性个体和隐性个体 B.豌豆都为隐性个体,玉米既有显性个体又有隐性个体 C.豌豆和玉米的显性个体和隐性个体的比例都是3∶1 D.玉米都为隐性个体,豌豆既有显性个体又有隐性个体 解析:此题注意豌豆在自然情况下是严格的自花传粉、闭花受粉植物,所以彼此之间互不影响,隐性个体产生的F1全为隐性个体;而玉米在自然条件下既可进行同株的异花传粉(自交),又可进行异株间的异花传粉(杂交),所以隐性个体产生的F1既有显性个体也有隐性个体。 答案:B 4.在家鼠中短尾(T)对正常尾(t)为显性。一只短尾鼠与一只正常鼠交配,后代中正常尾与短尾比例相同,而短尾与短尾交配,子代中有一种类型死亡,能存活的短尾与正常尾之比为2∶1。不能存活类型的遗传因子组成可能是(  ) A.TT        B.Tt C.tt D.TT或Tt 解析:一只短尾鼠(T_)与一只正常鼠(tt)交配,后代中正常尾与短尾比例相同,说明亲代短尾鼠基因型为Tt。Tt×Tt→1TT、2Tt、1tt,因短尾鼠与短尾鼠交配,子代中有一种类型死亡,能存活的短尾鼠与正常鼠之比为2∶1,说明不能存活类型的遗传因子组成可能是TT。 答案:A 5.下列有关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说法正确的是(  ) A.测交也可用F1与显性纯合子杂交进行 B.具有一对相对性状的两纯合亲本杂交,后代只表现出一种性状,该性状为显性性状 C.杂种后代中只显现出显性性状的现象,叫作性状分离 D.若杂交后代出现性状分离,则一定符合3∶1的分离比 解析:在测交时,若用F1与显性纯合子杂交,会出现F1中隐性遗传因子与显性遗传因子组合的情况,导致F1中隐性遗传因子不能在其测交后代中表达,无法推知F1的遗传因子组成,A项错误;具有一对相对性状的两个纯合子进行杂交,无论正交还是反交,子代只表现出一种性状,子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