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4749804

专题1.1.1集合的含义与表示-2019届数学高一(必修一)全新视角透析Word版含解析

日期:2024-06-16 科目:数学 类型:高中试卷 查看:67次 大小:788293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5
专题,必修,版含,Word,透析,视角
  • cover
第一章 集合与函数的概念 第1课时 集合的含义与表示 【双向目标】 课程目标 学科素养 A理解集合的概念及其三要素,理解用描述法表示集合的特点 B判断元素与集合间的“属于”与“不属于”关系,利用互异性判断元素的值 C. 能用集合语言表示一些实际生活中的集体性问题,会利用集合对实际生活的问题进行分类 a数学抽象:数学集合概念的理解、描述法表示集合的方法 b逻辑推理:集合的互异性的辨析与应用 c数学运算:集合相等时的参数计算,集合的描述法转化为列举法时的运算 d 直观想象:利用数轴表示数集、集合的图形表示 e 数学建模:用集合思想对实际生活中的对象进行判断与归类 【课标知识】 知识提炼 基础过关 知识1:元素与集合的概念 1.元素:一般地,我们把研究的对象称为元素. 2.集合:把一些元素组成的总体统叫作集合(简称为集) 3.集合相等:只要构成两个集合的元素是一样的,我们就称这两个集合是相等的.集合中元素的特征:确定性、无序性、互异性。 知识2:元素与集合的关系 集合通常用大写字母表示,如A,B,C,…,元素用小写字母表示,如a,b,c,…,元素和集合之间的专用符号是属于(∈)或不属于(), 知识3.常用数集及表示符号 自然数集(或非负整数集),记作:N; (注意:0是自然数) 正整数集,记作:N+或N*。 整数集,记作:Z; 理数集,记作:Q; 称实数集,记作:R。 知识4:集合常用的表示法有 (1) 列举法:在大括号内把集合的元素一一列举出来,特点是适用于元素的个数较少的集合; (2)描述法:用集合元素的属性表示集合,其一般形式是{x|x所具有的属性}; (3)图形法:用韦恩图或数轴表示集合,? 如 1下列对象能组成集合的是( ) A.中央电视台著名节目主持人 B.我市跑得快的汽车 C.上海市所有的中学生 D.香港的高楼 2.?若且 ,则??????? 3.?若一个集合中的三个元素a,b,c是△ABC的三边长, 则此三角形一定不是( ) A.锐角三角形 B.直角三角形 C.钝角三角形 D.等腰三角形 4.下列说法中:①集合N与集合N+是同一个集合 ②集合N中的元素都是集合Z中的元素 ③集合Q中的元素都是集合Z中的元素 ④集合Q中的元素都是集合R中的元素 其中正确的有_____. 5.已知集合A中含有两个元素a和a2,若1∈A,则实数a的值 . 6.已知x∈N,则方程x2+x-2=0的解集用列举法可表示为_____. 基础过关参考答案: 1. 【解析】对A,“著名”无明确标准;对B,“快”的标准不确定;对D,“高”的标准不确定,因而A、B、D均不能组成集合.而对C,上海市的中学生是确定的,能组成集合. 【答案】C 2.【解析】 :因为,所以,又,所以 【答案】1 3.【解析】:根据集合中元素的互异性可知,一定不是等腰三角形. 【答案】D 【答案】{1} 【能力素养】 探究一 集合含义的考查 集合是由元素构成的,因而分析集合问题,常常从元素入手。 例1.判断下列表述是否正确,并说明理由. (1)某个班级中年龄较小的男生组成一个集合; (2)Z={全体整数}; (3)集合{1,2}与{2,1}相等; (4)集合{(1,2)}与{1,2}相等. 【分析】根据集合的有关概念进行判断. 【解析】(1)不正确,年龄较小的标准不明确,所以某个班级中年龄较小的男生不能组成一个集合. (2)不正确,“{}”就包含了所有的含义,应写成Z={整数}. (3)正确,根据集合中元素的无序性,可知集合{1,2}与{2,1}相等. (4)不正确,集合{(1,2)}表示直角坐标平面上的一个点(1,2),而{1,2}是1,2的集合,它们是不可能相等的. 【点评】(1)确定性是判断一组对象能否组成集合的标准. (2)判断集合中的元素个数时,要注意相同的对象归入同一集合时只能算作一个,即集合中的元素满足互异性. (3)集合符号“{}”已包含“所有”的意思,因而大括号内的文字描述不应再用“全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