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4759732

2018_2019学年高中语文4烛之武退秦师课件新人教版必修1(44张PPT)

日期:2024-05-02 科目:语文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51次 大小:381680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2
2018,新人教,44张,必修,人教,课件
  • cover
课件44张PPT。4 烛之武退秦师【国学撷粹】 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论语·泰伯》) [译文]曾子说:“士人不可以不刚强果断,因为他肩负着重大的责任,路途又很遥远。把实现‘仁’的理想看作自己的使命,不是担子很重大吗?对这一理想的追求到死才可以停止,不是路途遥远吗?” 【知义明理】 中国人对知识分子的期待,是“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是“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是“我善养吾浩然之气”,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因此,知识分子不能不刚强果断,因为他们肩负着国家民族的重任,而且个人发展和理想实现的路途,又必将遥远艰辛。资源助读知识整合一、作者简介 《左传》相传为鲁国史官左丘明所著,是我国最早的一部编年体历史著作,也是一部优秀的文学作品。全书从政治、军事、外交等方面,比较系统地记叙了整个春秋时代各诸侯国所发生的重要事件,同时也较为具体地描绘了一些人物的生活琐事,真实地反映了当时的社会面貌和政治状况。与《春秋公羊传》《春秋谷梁传》合称“春秋三传”。资源助读知识整合二、作品背景 本篇所记述的是秦、晋联合攻打郑国时开展的一场外交斗争。秦、晋围郑发生在公元前630年。导致事情发生的原因有两点。其一,郑国曾两次得罪晋国,一是晋文公当年逃亡路过郑国时,郑国没有以礼相待;二是公元前632年晋、楚之战中,郑国出兵助楚国,结果城濮之战以楚国失败告终,后郑国虽然随即派人出使晋国,与晋结好,但最终没能感化晋国。其二,秦、晋两国联合围攻郑国,是因为秦、晋都要争夺霸权,均需要向外扩张,晋国发动对郑国的战争,自然要寻找这样得力的伙伴,秦、晋历史上关系一直很好,所以秦、晋联合也就成为必然了。这次围郑,也可以说是城濮之战的余波。资源助读知识整合三、相关常识 编年体,是我国传统史书的一种体裁,以年代为线索编排有关历史事件。以时间为中心,按年、月、日编排史实,是最早也是最简便的编写历史书籍的方法。《春秋》是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编年体史书,《资治通鉴》是我国第一部编年体通史。资源助读知识整合一、读准字音 资源助读知识整合二、分清通假 1.今老矣,无能为也已(“已”同“矣”,了) 2.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共”通“供”,供给) 3.秦伯说,与郑人盟(“说”通“悦”,高兴) 4.失其所与,不知(知,通“智”,聪明)资源助读知识整合三、理解多义 资源助读知识整合资源助读知识整合资源助读知识整合四、辨明活用 资源助读知识整合五、区别古今 资源助读知识整合六、明察句式 1.是寡人之过也(判断句,“也”表判断,“是”是代词) 2.夫晋,何厌之有(疑问句中,代词作宾语,宾语前置) 3.以其无礼于晋(介词结构后置,现代汉语中应为“于晋无礼”) 4.若亡郑而有益于君(介词结构后置,现代汉语中应为“于君有益”) 5.使杞子、逢孙、杨孙戍之(省略句,句首要补充主语“秦穆公”) 6.敢以烦执事(省略句,应在“以”后补充“之”,指代亡郑这件事) 7.若舍郑以为东道主(省略句,“以为”中间应补充“之”,把它作为)资源助读知识整合七、积累常识 1.春秋时期有公、侯、伯、子、男五等爵位。春秋初期,周天子分封天下,一般就是功劳大的,分的土地就多,爵位就高,就可以分封为公爵,比如晋文公、秦穆公、齐桓公等。 2.寡人:诸侯谦称,寡德之人。 3.执事:办事的官吏,也用于对对方的敬称。初读整体感知再读细节揣摩三读重难探究一、理理文章思路 四译文白对译初读整体感知再读细节揣摩三读重难探究二、说说文章主旨 本文讲述的是公元前630年,秦、晋联合攻打郑国时,郑国老臣烛之武前往敌国交涉,于强秦面前,不卑不亢,能言善辩,终于使秦国从郑国退兵的故事。文章赞扬了烛之武在国家危难之际,能够临危受命,不避险阻,只身去说服秦君,维护了国家安全的爱国主义精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