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件38张PPT。南朝诗两首南朝是我国文学创作的自觉时代谢灵运———谢公诗如初发芙蓉南朝诗人,晋大将军谢玄之孙,出生于世袭贵族之家,袭封康乐公,又称谢康乐、大谢。 是我国第一个大量创作山水诗的作家,与陶渊明的田园诗相对应。 山水诗派的开创者———谢灵运 谢灵运(385-433)南朝宋诗人。陈郡阳夏(今河南太康)人,迁籍会稽(今浙江绍兴市)。东晋名将谢玄之孙,袭封康乐公,称谢康公、谢康乐。他的主要成就在于山水诗。由灵运始,山水诗乃成中国文学史上的一大流派。他的作品语言富艳精绝,充满道法自然的精神,贯穿着一种清新自然恬静之韵味,一改魏晋以来晦涩的玄言诗之风。 代表作品诗歌《登池上楼》;赋《山居赋》《岭表赋》《江妃赋》。2、解题: 《登池上楼》是谢灵运出任永嘉太守时所作的一首诗,是谢灵运的名作之一。诗题中的“池”是谢灵运居所的园池,后人称为“谢公池”。 3、领会文体背景: 这首诗作于谢灵运任永嘉太守时的刘宋景平元年(423)的春天。当时正是刘裕代晋后,建立南朝刘宋王朝(420)不久。谢灵运由朝官外放,郁郁不得志,但又无可奈何。诗中就是抒发了这样的感情. qiú zuò kē qīn xùn kuī qīn sì méng qǐ chéng xiàn diàn bīn qiān 登池上楼1 潜虬(qiú)媚(怜惜)幽姿,飞鸿(高飞的鸿雁)响远音(悠远的声音) 。? 潜游的虬龙怜惜美好的姿态,飞鸿的声音从悠远的高空传来。 2 薄(靠近)霄愧(惭愧)云浮(像云那样漂浮),栖川(栖息于江流)怍(?zuò ?惭愧)渊沉(深渊深沉)。 面对高飞于云霄的飞鸿和潜游于深水的虬龙,我惭愧万分 3 进德(指仕途上的进取)智所拙,退耕力不任。 想仕途进取,担忧自己的智能笨拙,想告老归田,体力又不能胜任。 4 徇(xùn?追求)禄反穷海,卧疴(??kē ?疾病)对空林。 追求禄位而到了荒僻的海滨,卧病在床,面对空荡荡的树林。 5 衾(qīn 大被子)枕昧(昏暗,不明)节候,褰开( qiān 揭开、打开)暂窥临。 卧于衾枕之上而不明季节气候,拉开窗帷,临窗眺望。 6 倾耳聆波澜,举目眺岖嵚( qū qīn 山势险峻的样子) 。 侧耳倾听近处波涛彭湃,举目眺望远处险峻连绵的山峰。 7 初景(日光)革(清除)绪风(余风) ,新阳(指春)改故阴(指冬) 。 初春的阳光消除了冬季残留下来的寒风,新春替换了残冬。 8 池塘(堤岸)生春草,园柳变鸣禽。 堤岸上长出了嫩绿的春草,园子的柳树上变换了鸟的叫声。祁祁伤(感伤)豳歌,萋萋感(感伤)楚吟。 (正常语序)伤祁祁豳歌,感萋萋楚吟 “采藩祁祁”这首豳歌与“春草兮萋萋”这首楚歌使我产生无限的感伤。 10 索居(离群独居)易永久(容易感到日子长久) , 离群难处心(难以安心) 。 离群独居,时光难挨,内心也难以安定。 11 持操(保持节操)岂独古,无闷(没有烦闷)征(验证、证明)在今。? 能保持高尚的节操无所苦闷,此事岂独古人有之,我于今日可验证它。?? 1、诗首八句在全诗中的作用是什么?表达作者怎样的感情? 作用:第一、二句是诗的起兴,又含有比喻之意。诗人将我与“物”连接在一起,“我”欲飞上云霄却自愧不如飞鸿,“我”欲隐居山川又自惭不及潜龙,比喻之意十分明显:我欲为官却仕途不顺,欲隐居却乏此高雅的情致。 情感:“进德智所拙,退耕力不任”抒发了诗人在仕与隐的去向上进退维谷、左右为难的内心矛盾和痛苦。 再想到自己被贬永嘉、一直追求的理想难以实现,在病榻上度过万木萧疏的冬天,心境愈加沉郁感伤。抒发了诗人抑郁不得志,忧愁苦闷的情怀。语言:3、 赏析佳句“池塘生春草,园柳变鸣禽”表现了作者什么样的心情? 作者撑起久病初愈的身体揭开门帷登楼一望,此时寒冬已过,初春的太阳赶走了残冬的冷风,暖意融融,诗人侧耳倾听那池水的波声,举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