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4798605

2019高三语文写作阅读预热专题47 实用类文本考点之三:信息的比较与辨析

日期:2024-06-27 科目:语文 类型:高中学案 查看:34次 大小:47868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5
2019,考点,比较,信息,之三,文本
  • cover
考点讲解 新闻角度是新闻采写者在发现、挖掘和表现新闻事实时的着眼点和侧重点,构成事物的各个因素和各个侧面,都是新闻报道可以选择的角度。同样一个新闻事件,角度不同,给人的感受也不同。因此分析新闻报道的角度就成了新闻的常见题型之一。 多则新闻材料阅读比较题设题点有对内容、侧重点、对象、体例、手法等方面的比较。目前主要考查对内容、对象、侧重点等方面的异同比较。无论哪种比较题,都需要阅读新闻材料。对于多则新闻材料的阅读,应该先分析单则新闻材料的内容、侧重点,再综合分析多则新闻材料的共同点,结合新闻文体的结构特点就能迅速把握作者的观点、新闻的意义与价值,答题就能得心应手了。 比较与辨析题型答题策略 对材料信息的筛选整合和内容要点的概括,除直接要求概括某段信息外,还有比较分析的形式。在《考试说明》所给的题型示例中,其提问方式是:阅读某两段材料,概括说明它们各自传递的重要信息有哪些异同。 (1)题干中有“比较”“异同”等字样; (2)题干中有“概括”等字样。 常见设问方式: (1)材料×和材料×关于某问题的表述有哪些异同?请概括说明。 (2)阅读材料×和材料×,分析说明它们报道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3)材料×和材料×都主张××××,但理由各有不同,请说说它们各自的理由。 对于以下三种比较题型,应把握其不同的答题要领: 1.报道信息异同比较题。首先在导语中筛选每则材料的内容要点,确定材料内容的不同点。其次在材料主体内容中分点比较。 2.报道侧重点、不同点比较题。除要通览全文外,应关注材料的主体部分,它是对新闻事实的展开,最能反映报道的重点。还应注意新闻体例的不同。体例不同,手法就不同,体现侧重点的方式也不同。一般消息多用数字说明情况;述评消息多边记叙消息边用议论性语言分析消息产生的原因、结果;消息评论多在消息后用质问、结论性语言评论消息的意义、价值、影响等。 3.材料综合分析题。它主要是从多则材料筛选一些背景材料及其他辅助性材料,然后进行整合,从而得出结论。因此,它与平时做单则材料的信息筛选整合题没有多大区别,只是筛选的范围在多则材料中而已。 比较新闻报道的角度 新闻角度是新闻采写者在发现、挖掘和表现新闻事实时的着眼点和侧重点,构成事物的各个因素和各个侧面,都是新闻报道可以选择的角度。同样一个新闻事件,角度不同,给人的感受也不同。比较新闻报道的角度要关注新闻的内容和手法。 审题———看清设问方式,思考答题角度 设问方式 审题要点 (2018·全国Ⅰ卷)以上三则材料中,《人民日报》《自然》《读卖新闻》报道的侧重点有什么不同?为什么?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 ①报道侧重点;②简要分析。 材料一和材料二是就同一问题的报道,着眼点有什么不同?请简要说明。 ①着眼点; ②简要分析。 解题———明确答题步骤,找准答题依据 从内容和手法两个角度分析报道角度 ①抓导语,体会内容侧重点 抓住新闻的中心内容,看分别报道了什么事件,或是某一事件的哪一个阶段、进程。 ②抓手法,体会技巧不同处 文体类的如消息、时评、通讯,手法类的如时间顺序、点面结合等。 这类题目,一般要分别指出每则新闻报道在内容上的侧重点或手法上的不同处。 比较报道异同 通读 把要比较的两则新闻全面通读,分别概括出内容要点 对比 除对比报道的中心事件外,更要注意“细节性”的材料,注意报道的角度 作答 作答时要有分点意识,相同点是什么,不同点是什么,要逐一答出 典例二:(2018·全国Ⅰ卷)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问题。 材料一: 日前,中国科学院在京召开新闻发布会对外宣布,“墨子号”量子科学实验卫星提前并圆满实现全部既定科学目标,为我国在未来继续引领世界量子通信研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通信安全是国家信息安全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