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航路的开辟与早期殖民掠夺》 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本课是岳麓书社九年级上册第四单元 “近代的开端和新制度的确立”第13课内容,本课从“新航路的开辟”“野蛮的殖民掠夺”两个子目介绍了新航路的开辟及“三角贸易”,体现了资本原始积累的野蛮性和残酷性。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目标】 1.了解新航路开辟的原因,知道哥伦布、麦哲伦的主要活动;初步认识新航路开辟对殖民掠夺和欧洲资本主义发展的作用;了解殖民掠夺的概况。 2.识记三角贸易的基本内容;理解三角贸易对非洲、欧洲的社会发展产生的影响。 【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对新航路的开辟、殖民掠夺进行评价,提高学生一分为二、全面、客观评价历史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新航路的开辟,为促进世界各大洲之间的联系、资本主义的发展准备了条件,给殖民地人民带来了沉重灾难。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新航路开辟的过程和影响;殖民掠夺。 【教学难点】 一分为二地理解新航路的开辟。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 1.研读课本和教学参考书,设计制作多媒体教学课件。 2.查阅、收集新航路开辟、殖民掠夺、迪亚士、达.伽马等的史料。 【学生准备】 1.通过书籍、报刊、网络等途径,收集新航路开辟、殖民掠夺、迪亚士、达.伽马等的史料,收集新航路开辟者在开辟新航路过程中遇到的艰难险阻。 2.以学习小组为单位,收集整理反映殖民掠夺的图片,尤其是反映奴隶贸易的图片。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教师讲述故事———麦哲伦船队环球航行 麦哲伦在1519年9月20日从西班牙圣卢卡尔港出发,一共有五艘船,每艘约100吨。船队渡过大西洋,翌年3月抵达南美巴塔哥尼亚。但是在这里停留期间发生船员哗变,麦哲伦勉强把它平息下去。5月中旬,一艘船在探航中沉没。10月,船队到达后来以麦哲伦为名的海峡。 船队通过海峡时遇上了狂风暴雨,用一个多月时间才穿过海峡进入新的大洋(即太平洋)。11月初,另一艘船离开船队驶返西班牙。麦哲伦率其余三艘船沿智利海岸航行,在到达北纬50度的地方折向西北前进。在以后的80天内只看到两座无人居住的荒岛。1521年3月6日到达一个海岛(可能是关岛),在岛上补充了食品。同月16日到达菲律宾。为了占领这块新发现的土地,麦哲伦干预了诸岛的内讧,他在攻打马克坦岛的战斗中,被当地人杀死。 其余船员乘两艘船在当地水手的帮助下,不久驶抵香料岛(今马鲁古群岛)。这是1521年11月的事。他们在这里遇到了驻在当地的葡萄牙人的袭击,但仍得到了大量的香料,在新推选的船长的率领下,经南印度洋驶向非洲南端。途中一艘船被葡萄牙人掠去,剩下的一艘船“维多利亚”号历尽艰险,绕过好望角,沿非洲西海岸驶返西班牙。 1522年9月6日当该船回到圣卢卡尔港时,船员仅剩18人。但是船上的香料很值钱,足够全程的费用。这是人类史上第一次绕全球一周的航行,历时约三年。 师:从刚才这个故事中我们可以感受到当时进行远航的艰难与危险。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新航路的开辟与早期殖民掠夺》。 讲授新课: 一、新航路的开辟 1.随着工商业的发展和资本主义萌芽的成长,西欧人出海远洋的动力是什么? (1)渴望从东方获取金银和香料等商品。 (2)东西方传统商路受阻。 (3)传播宗教。 2.葡萄牙和西班牙开辟新航路的有利条件有哪些? (1)葡萄牙和西班牙处于大西洋沿岸,掌握丰富的航海知识,和先进的航海技术,普遍使用中国发明的罗盘定向。 (2)君主的支持。 3.简述航海家们开辟新航路的概况。 (1)1492年,哥伦布受西班牙王室派遣,率领船队横渡大西洋,到达美洲的巴哈马群岛,开辟了通往美洲的航路。 (2)1519年,葡萄牙人麦哲伦奉西班牙国王之命,试图绕过美洲向西航行到达亚洲。这次航行历时三年,横渡大西洋、太平洋和印度洋,完成了人类历史上的第一次环球航行。 (3)1487———1488年,葡萄牙人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