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4895870

沪科版物理八年级下册 9.1认识浮力课件(16张ppt)+教案+学案

日期:2024-06-16 科目:物理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65次 大小:823554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科版,物理,八年级,下册,认识,浮力
    课题:《认识浮力》 教 学 分 析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认识浮力。 2、了解产生浮力的原因。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观察,认识浮力的存在,学会用弹簧测力计测量浮力。 2、经历推理过程,了解产生浮力的原因。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认识浮力与压力、重力的关系,体会物理概念之间的联系,建立科学的世界观。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通过实验探究学习用弹簧测力计测理浮力的大小 教学难点 理解浮力产生的原因 学情分析 学生在原有的二力平衡的知识的基础上进行本节教学,容易得出测量浮力大小的原理 教学器材 弹簧测力计,石块,细线,乒乓球,水和烧杯。 设计思想 教学主线设计 浮力的概念 探究浮力大小的测量方法 教 学 过 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说明 生活中浮力的现象、对我们来说并不陌生,那到底什么是浮力呢,这一节课,我们就一起来认识它。 出示本节教学目标。 同学举手,并回答 让同学通过教学目标了解本节 一、浮力 通过小实验引入新课 分组实验:乒乓球从水里浮上来 同学们刚才看到什么现象? 乒乓球在浮上来的过程中,受到哪几个力的作用?施力物体是什么?方向如何? 乒乓球浮上来 重力,向上托的力 重力的施力物体是地球,方向竖直向下。 向上托的力的施力物体是水,方向向上。 让学生观察现象 旧知识的回顾 在上浮的过程中重力等于托力吗? 请同学们分析,乒乓球浮在水面上的受力情况 现在我们可能猜想,浮力的方向是怎样的? 不等于,向上托的力更大 画示意图 与重力方向相反,是竖直向上的。 增强学生对力的平衡知识的理解 生活中浮力的现象、对我们来说并不陌生,你们还能举出一些有关浮力的例子吗? 轮船为什么能浮在水面上?人为什么可以在死海里漂浮? 热气球为什么能腾空而起? 浮力的定义 浮力的符号 浮力的方向 浮力的施力物体 学生思考,并回答 轮船和人受到液体对他竖直向上的托力。 热气球受到气体对它竖直向上的托力。 无论是液体还是气体,对浸在其中的物体都有竖直向上的托力,物理学中把这个托力叫做浮力。 F浮 竖直向上 液体或气体 加深学生对浮力认识 学生自主回答,从而引出浮力定义。 板书总结,加深学生认识。 2.探究浮力大小的测量方法 实验注意事项:读取石块浸没在水中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时,石块不要触及杯底或杯壁 教师指导 教师总结 石块在空气中静止不动时,受到几个力的作用?施力物体是什么?方向如何?请同学说出石块重多少牛? 浸没在水中静止时的石块受到几个力的作用?各力的方向如何?施力物体是谁? 画出受力分析图 [学生实验] 弹簧测力计+石块+水+烧杯 观察现象,分析现象 重力,拉力,静止时,二力平衡,拉力等于重力,所以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就是石块所受的重力 重力,拉力和浮力,石块静止时受力平衡: F浮=G-F(弹簧测力计的示数) 通过直观的实验现象使学生感知测量浮力的方法———称重法 液体对浸在其中的物体产生向上托的力,那么气体也是流体,能否对浸在其中的物体产生向上托的力呢? 演示实验:课本组装的实验装置 学生分析杠杆气球端向上翘的原因 通过观察思考,可以培养学生敢于猜想的精神,增强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培养学生的自信心. 由以上探究可知: 液体和气体对浸在其中的物体都有竖直向上的浮力。 3浮力产生的原因 1  分析:如图所示,立方体浸没在液体中,左右两个侧面和前后两个侧面相对应的部位,距液面的深度相同,因而它的左右两侧面和前后两侧面,受到的压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彼此平衡。 立方体上、下两表面处的液体中不同深度,所受到的液体的压强不同,因受力面积相等,所以压力不相等。下表面所受到的竖直向上的压力[F向上=ρ液gh2S]大于上表面所受到的竖直向下的压力[F向下=ρ液gh1S],正是因为竖直方向的这个压力差,因而产生了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