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二历史同步测试题———专题五 1956年4月,毛泽东在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上,正式提出在科学文化工作中实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回答1一3题。 1.“双百方针”提出的根本目的是( ) A.繁荣社会主义文化 B.调动知识分子积极性 C.完善社会主义制度 D.让各种思想自由辩论 2.“双百方针”提出后,在文学艺术领域取得的成果主要有( ) ①《茶馆》 ②《蔡文姬》 ③《青春之歌》 ④《三里湾》 A.①②③ B.①②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3.“文革”结束后,党在总结社会主义时期的科学、文艺工作的经验教训时,明确要处理好的三个关系中,最基本的是( ) A.继承传统与不断革新的关系 B.科学、文艺工作和政治的关系 C.科学、文艺工作和人民生活的关系 D.文艺、政治和人民生活的关系 4.1956年—1966年被称为“文艺学术发展的春天”,这一时期文学艺术硕果累累。出现这一局面的原因是 A.“双百”方针的贯彻 B.广大知识分子的辛勤劳动 C.社会生活的丰富多彩,文艺创作素材丰富 D.全国知识分子会议的召开 5. “双百”方针是在怎样的背景下提出来的①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②中国的生产力发展水平还很落后③周恩来提出“向现代科学进军”的口号④中国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③④ 6.邮票是国家的名片,还具有历史档案的功能。右图是 标题为《毛主席的革命文艺路线胜利万岁》系列邮票的 一张,根据所学知识,此邮票应该发行于 A.过渡时期 B.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的十年 C.文革时期 D.改革开放以来。 7. 20世纪50年代,著名的话剧《茶馆》和《等待戈多》在中国和西文的上演均引起轰动,它们的共同之处是( ) A.属于浪漫主义的文学作品 B.描写了社会历史演变 C.具有强烈的社会批判精神 D.反映了当代人的精神创伤 8.作家张爱玲在高三的一篇作文中说:“历史”能供给卡通数不尽的伟大美丽的故事。如果要给卡通“现代中国辉煌的科学与文化”提供素材,可以选取的是( ) ①秦山核电站 ②希望工程 ③南优二号 ④电影《五朵金花》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 9.能反映中国已然进入改革开放时期的一组事物或现象的是( ) A.两弹一星、“三下乡”活动、义务教育、股票 B.上山下乡、扫盲教育、“双百”方针、互联网 C.科教兴国、城镇化、载人航天、流行服饰 D.股份制企业、样板戏、装修热、“教育大革命” 10. 1956年—1966年被称为“文艺学术发展的春天”,这一时期文学艺术硕果累累。出现这一局面的原因是 A.“双百”方针的贯彻 B.广大知识分子的辛勤劳动 C.社会生活的丰富多彩,文艺创作素材丰富 D.全国知识分子会议的召开 11. “双百”方针是在怎样的背景下提出来的①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②中国的生产力发展水平还很落后③周恩来提出“向现代科学进军”的口号④中国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③④ 12.“双百”方针是指 A.艺术上“百花齐放”,学术上“百家争鸣” B.在全国办好100所大学,建100个国家重点实验室 C.在全国重点帮助100个特困生,建100所希望学校D.文艺上“百花齐放”,科技上“百家争鸣” 13. 1956年,毛泽东两次观看昆曲名剧《十五贯》,之后《人民日报》首次为一场戏剧演出刊发社论,称赞其“一出戏救活一个剧种”。当时昆曲复兴的主要原因是 ? A.“双百”方针的贯彻?? B.昆曲名剧的涌现 C.大众舆论吹捧宣传???? D.“教育大革命”的推动 14.1956年毛泽东提出了“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这一方针主要在哪两个领域展开( )①政治领域 ②文学艺术领域 ③经济领域 ④科学研究领域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15.右图是1957年周恩来总理观看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