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5062836

湘艺版《华夏乐章》课件(19张幻灯片)

日期:2025-05-05 科目:音乐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99次 大小:1765888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7
艺版,华夏乐章,课件,19张,幻灯片
  • cover
《二泉映月》是我国民族音乐中的一首名曲,旋律委婉流畅,意境深邃,乐曲的作者是我国的一位民间音乐家。 阿炳(原名:华彦钧,1893-1950)人称瞎子阿炳,江苏无锡人,父亲精于道教音乐,会演奏多种民间乐器,阿炳自幼受到父亲的严格训练和江南民族音乐的影响,很快就成为无锡道教界一名出色的乐师。 他25岁左右继承父业,成为雷尊殿的当家道士,这时他的音乐造诣已经很高了,不幸的是在他35岁时双目失明,加上社会动乱,生活无着落,便成为一名流落街头,以卖艺为生的民间世人,人们叫他“瞎子阿炳。” 卑微的出身,视力的残疾,穷困的流浪生活,使阿炳饱尝了人间的辛酸,在这首作品里有伤感的叹息。有苦痛的倾诉,有难以排解的愁绪,也有抑制不住的激愤,还有对未来美好生活的憧憬。 此时此刻,你在欣赏这首曲子的时候,脑海中展现的是一幅什么样的画面呢? 你能通过对阿炳街头卖艺生活的描述,来展开联想,想像一下当时生活在社会最低层的劳动人民他们的一些生活情况吗? 《悍牛与牧童》获第3届伊斯梅利亚国际纪录片、短片电影节塔胡特银像奖。《Mong Dong》是动画片《悍牛与牧童》的完整配乐。事实上,这部动画片是先有音乐,后有画面的,即画面是以《Mong Dong》为背景而制成的。动画片的导演在充分领会了音乐意图的基础上,成功塑造了栩栩如生的艺术形象,揭示了人生哲理。 陕北民歌 过去的陕北,地大人稀,自然条件差,人民生活非常贫困。穷苦人只有敞开喉咙唱几句信天游,才能消除愁闷、孤独和疲乏。他们借信天游来抒发生活中的积怨,追求自己的生活向往。 信天游、小调、酒歌、榆林小曲等二十多种 “信天游”是陕北民歌中最主要的一种演唱形式 陕北信天游主要流行在延安、榆林两个地域 沉郁、苍凉、激昂并苦涩。 兰花花 创造音乐的是人民,作曲家不过把它编成曲子而已 。 ———格林卡 [俄] 兰花花的真实故事   兰花花原名姬青芳,小名叫叶子,1919年出生于延安南川临镇街一个农民家庭。她从小就心灵手巧,长的俊秀,到十六岁的时已出脱得端正水灵,亭亭玉立,如出水芙蓉,像雨后马兰花一样惹人喜爱,人们给她送了个绰号码叫“兰花花”。红军中有个战士,他与兰花花一见钟情,偷偷相爱,发誓要死死活活相伴终身,因红军奉命过山西东征,红军战士只得和兰花花难分难舍地暂时告别 。    兰花花的父母认为女儿败坏了自己的门风,便托媒人把17岁的兰花花许给临镇后街富户任老五的的小儿子任小喜,兰花花不从,在父母的威迫下响吹细打抬进了任家。任小喜吃喝嫖赌无所不为,后因在宜川抢劫杀人被处决。第二年,兰花花又被父母强迫嫁给了临镇一个姓石的富户人家。石家用的小子生得十分丑陋,满脸大麻子,他看上了兰花花的美貌,不惜花钱把兰花花买去妻。兰花花在石家受尽折磨,她日思念想自己的红军情人。因精神过于苦闷,终于在1942年正月病死,死时24岁,留下一女一男两个孩子。     红军战士在战争胜利后回到陕北,得知兰花花被迫嫁人,非常难过,但又怕给兰花花带来麻烦,故也没敢去看望兰花花,只有苦在自己心里。之后又听到兰花花病亡,悲痛欲绝,一病不起。在医院治疗中暗自构思怀念兰花花的相思之歌。出院后,他恰好又转业到固临县(今延安市临镇)文教科当科员。不久又调到固临县小学任教导主任。他还朝思暮想兰花花,便把在住院时编的兰花花歌曲整理出来(全长84句),把任家改为周家。教学生娃娃和村民演唱、传诵。《兰花花》很快在固临、延安、宜川、绥德等地传唱开来。后经延安鲁艺音乐工作者收集整理,迅速传遍了陕甘宁边区和大江南北。全国解放后,唱遍了新中国,也传到了海外。 《兰花花》是陕北”信天游“中流传较广的一首,曲调高亢悠扬柔美、开阔有力,节奏舒缓自由,极具地方特色。它以优美舒展的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