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506566

2007年高中化学新课程培训资料二苏教版高一化学新教材《化学2》解析

日期:2024-06-16 科目:化学 类型:高中素材 查看:95次 大小:38086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5
化学,2007年,新教材,化学2,教材,二苏
  • cover
苏教版高一化学新教材《化学2》解析 一、《化学2》课程模块在新课程教材体系的地位和作用: 《化学2》作为高一年级继高中化学必修课程《化学1》之后的必修课程,提供了4个能够展现化学学科特点和知识架构的专题。分别是“专题1 微观结构与物质的多样性”、“专题2 化学反应与能量转化”、“专题3 有机化合物的获得与应用”、“专题4 化学科学与人类文明”,这4个专题通过12个单元来组织学习内容和学生活动,阐述了核心的化学概念和原理,揭示了化学与社会发展的相互关系。《化学2》在承接《化学1》的知识基础上为必修学生提供了化学理论和原理的基本框架,也为选修学生进一步深入学习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这幅图形象地表达了4个专题相互之间以及专题与化学学科之间的关系,而前三个专题又分别对应了选修的三个模块,并在选修课程中将知识结构和内容进一步深化: 由此可见,《化学2》在整个高中新课程化学知识体系中处于一个非常重要的位置,它既是必修课程中核心的理论知识,又在必修和选修之间起到一个承上启下的纽带作用,能否处理好《化学2》的教学,是高中化学必修和选修教学成功的关键所在。 二、《化学2》课程模块实施过程中的思考与实践: 如上所述,既然《化学2》这么重要,那么如何把握好《化学2》的教学呢?下面我结合一年来的教学实践谈谈我对这一模块的几点思考与体会。 (一)认真研究教材、课程标准和教学要求,准确把握知识的深广度 新课程标准下的教学,如何把握好教学内容与要求的“度”,是许多教师感到最为困惑的,由于受到以往高考和传统教育方式惯性的影响,以及对后续课程了解不足,加之很多教师长期以来形成了自己行之有效的教学体系,在新课程《化学2》的教学中,容易出现内容扩展、要求拔高、一步到位的做法,这既导致教师经常抱怨课时不足,想教的内容无法完成,练习没时间处理,分组实验没时间做,也加重了学生的学习困难和负担,使他们对化学的学习产生畏惧心理。 要想尽快适应新课程标准和教学要求,教师就必须全面了解高中必修、选修课程内容的知识编排顺序,清楚各模块知识结构以及知识间的相互联系,清楚各部分教学内容及教学要求,注意初、高中教学的衔接,选、必修教学内容的衔接。要让所有的学生达到课标教学内容的基本要求,对领悟能力较强的学生教师可以结合学生实际,多方面发展学生的能力,不要随意对所教内容进行拓宽、加深。 在实际教学中,要深入研究和共同探讨现有三套新课标教材、《高中化学课程标准》、《江苏省化学新课程教学要求》、《江苏省普通高中化学必修科目学业水平测试说明》等材料和文件,尤其是新教材中的《苏教版》和《人教版》,以及江苏省的《教学要求》和《测试说明》是必须人手一册并在备课、教学过程中认真研究的。教师头脑中要有各个阶段的知识,通过整合核心知识来提高教学的有效性:清楚学生在初中阶段的学习内容和程度,知道学生在必修模块中要掌握的程度,了解在选修模块中还有哪些进一步的延伸。 对教学内容的处理也要因时而异,因人而异。从以往的情况来看,多数学校在高一寒假时就已经明确了学生的文理和选科倾向,那么对于必修的学生,在教学时就要很好得把握住《教学要求》和《测试说明》,突出重点、考点的教学,仔细分析《苏教版》和《人教版》教材,特别是两者的共同部分,避免随意拓展,做无用功,对必修学生来说,在现行江苏省08高考方案中有意义的是两条线,一是选、必修全A(也就是化学要在必修考试中达到90分以上),则可以在语数外总分上加10分,还有就是必修科目均达C(60分)就有资格参加高考,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要求调整教学内容,以求效益的最大化。而对于选修的学生则要在《化学2》教学要求的基础上,注重与选修模块的衔接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