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老师的歌》 (三课时) 教学目标:1、通过本课时学习,体现与表达学生对老师的尊敬与爱戴之情。 2、掌握比较常用的单纯音符、休止符的时值,及听辨曲调,为学习音乐基本知识打下基础。 3、采访自己的老师并互相交流,感受老师的辛苦,表达自己对老师的一片热情。 教材组合: 第一课时:1、学唱《每当我过走过老师窗前》。 2、音乐知识———单纯音符。 3、布置课外采访任务。 第二课时:1、学唱《甜甜的秘密》。 2、聆听《飞来的花瓣》。 3、听辨练习。 第三课时:1、采访交流。 2、聆听《我爱米兰》。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1、学会有感情地演唱歌曲《每当我走过老师窗前》,感受学生对老师的尊敬与爱戴之情。 2、通过复习、比较,系统地掌握已学过的单纯音符和休止符。 教学重点:学唱歌曲《每当我走过老师窗前》。 教学难点:1、一字四音的“啊”的演唱。 2、倒数第八小节的正确演唱。(敬 爱的) 教学准备:电子琴、磁带、放音机、一张纸、剪刀。 教 学 过 程 设 计 意 图 一、 组织 教学 1、在歌曲《每当我走过老师窗前》的伴奏音乐中,学生进教室。 2、师生问好。 熟悉歌曲旋律 二、 学唱歌曲《每当我走过老师窗前》。 1、导入与衔接。 2、看歌词,聆听歌曲的录音范唱。 3、按学生的喜好,选择自己最喜欢的一段词,有感情地朗读。 4复听歌曲,找一找最能体现歌曲情感的一句话:“啊,每当想起您……”并学唱这一部分歌曲: (1)学唱这一部分歌谱。 (2)用“啊”进行歌曲模唱。 (3)难点的练习与纠正。 5、跟琴模唱歌曲。1—16小节用“呣”,后一部分用“啊”来模唱。 6、听老师范唱歌曲,同时用笔圈出一字多音的地方。 7、跟琴轻轻填词。 8、选出领唱同学,按教材要求有感情地演唱歌曲。 熟悉歌曲内容。 尊重学生喜好,培养主观意识。 培养学生理解歌曲的能力。 掌握歌曲难点部分的歌谱,用“呣”和“啊”来模唱,体会歌曲高潮 培养填唱歌词的能力 注意、培养有特长的学生 三、 音乐游戏: 分蛋糕 1、导入。 2、游戏过程: (1)复习已学过的单纯音符:5、5-、5、5--、5 (2)把单纯音符的时值和蛋糕的大小挂上钩,(全音符=一个完整的蛋糕)。 (3)用白纸代替蛋糕,四人小组动手分一分,并进行讨论与比较。 (4)归纳得出:5-- = 5- + 5- 5- = 5 + 5 5 = 5 + 5 5 = 5 + 5 (5)全班抢答: 一个全音符等于几个四分音符? 一个全音符等于几个十六分音符? 四个八分音符等于一个几分音符? ———… 3、探究延伸: (1)、通过这个游戏,你发现单纯音符有怎样的规律? (2)、想一想,休止符的规律是不是相同的? 复习,加深印象 把抽象的东西具体化 自己动手,加深理解 进一步理解各音符时 值之间的关系 发现规律,触类旁通 四、 结束部分 1、课堂小结。 2、课外作业:采访自己的老师,并把采访体会写下来。 3、在《每当我走过老师窗前》的歌声中,学生出教室。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1、有感情地演唱《甜甜的秘密》。 2、聆听歌曲《飞来的花瓣》,感受全社会对老师的爱戴。 3、提高学生的听辨能力。 教学重点:学唱歌曲《甜甜的秘密》。 教学难点:歌曲中八分附点的正确演唱。 教学准备:电子琴、磁带、放音机 教学过程 设计意图 一、组织教学 1、在歌曲《每当我走过老师窗前》的伴奏音乐中,学生轻唱歌曲进教室。 2、师生问好。复习,加深印象 二、聆听《飞来的花瓣》 1、从歌曲《每当我走过老师窗前》说起,导入歌曲的聆听。 2、初听歌曲《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