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5361589

科学三年级下冀教版4.13导体和绝缘体说课稿

日期:2025-09-18 科目:科学 类型:小学教案 查看:13次 大小:15196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2
科学,三年级,下冀,教版,4.13,导体
  • cover
《导体和绝缘体》 一、教材分析 本课应用第1 课中学习的简单电路制作的检验器,通过对周围物体的导电性能进行检测,归纳出导体和绝缘体的概念,并了解其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学习安全用电常识。激发学生进一步探索电路秘密的欲望。 二、学生分析: 本课的学习主体是三年级学生。 1、三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较系统的科学探究的初步能力,也初步形成了较好的小组合作、自主探究的学习习惯。 2、学生已经学习了简单电路的知识,具备了制作检测电路的能力。生活中学生对导电和不导电的物体也有一些了解,但还有待于形成清晰的认识。 3、针对学生的动手能力存在差异,教学中要采取小组合作、一帮一(动手能力强的学生帮助动手能力差的学生)的对策,让每个学生都参与到实验中来,体验成功的乐趣。 三、教法学法 科学探究既是小学科学教学的主要方式,也是学生科学学习的主要目标,更是有效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重要途径。 本课教师最主要的教学方法是引导探究法,学生的主要学习方法是自主探究法、合作学习法。 教师以情境设计、探究活动、交流提升、演示说明为引导,学生在自主探究中体验,在合作交流中提升,把体验式学习和接受式学习有机地结合起来,达到促进学生学习方式多样化,提高科学素养,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目的。 四、学习目标预设 科学概念: 知道什么是导体、绝缘体,并能结合实际加以辨认。 知道人体和自然界的水也是导体。 过程与方法 能够设计检测装置,检测常见物体的导电性能。 情感态度价值观 学会与人合作,形成尊重事实的科学态度,井然有序的实验操作习惯和安全用电的生活意识. 五、重难点及处理策略 根据教材和学生的实际,确定本课重点是:认识常见的导体和绝缘体及安全常识. 养成认真细致尊重事实的探究习惯。本课难点:认识人体、水也是导体。 本课的关键点在于:学生对材料进行充分的自主探究,对实验结果进行认真细致的交流活动,促成认知的提升。 解决设想: 注重学生的思维梯度,通过“结构性的材料”和科学的实验探究,逐步使学生从问题与困惑中走出来。提供由易到难、由简到繁但随着学生认知提高过程的材料,为学生不断登上更高思维阶梯搭好跳板。 具体措施: 通过用简单电路检验身边物体是导体还是绝缘体的探究、归纳概括导体和绝缘体的概念。 通过提供结构化的材料;鼓励经历探究发现过程;注重交流对经验概括的作用。 六、教学准备 材料的选择与准备是科学探究至关重要的环节。有结构、有意义的材料不仅可以揭示现象,更暗含着科学探究的方向与程序。精心挑选有结构的材料,会引领学生进行深入的探究,使探究活动有效进行。 为了顺利完成导体与绝缘体的探究,我精心准备如下材料: 1、电路检测器———电源、导线、小灯泡 2、待检测物体———常见物体如:小车、泡沫、铅笔、剪刀、海绵、回形针、铝箔纸、玻璃瓶、钥匙、硬币、橡皮筋、木夹子等。 [说明:这些材料是学生身边的材料,有导体也有绝缘体,大部分学生比较容易判断,富有结构性;铅笔、小车、剪刀等是由多种材料组成的,富有一定的挑战性,更容易实现合作交流;铅笔的笔芯削得特别长,铅芯这个材料容易引起学生的认知冲突;学生身边的橡皮、水等材料并未提供,为学生自主选择材料预留了空间] 3、 “人体验电球”[说明:用来进行人体和水的导电实验,帮助学生建立导体和绝缘体没有明确界线的认识] 4、电工工具等[说明:引导学生分析认识导体绝缘体的生活应用] [实验报告单中预留了学生自主选择材料的空白表格,材料的展示及汇报交流使用实物投影进行,安全用电知识配以相应课件] 七、教学过程预设 教学过程是师生间与生生间的互动的过程,是教师主导下的学生自主探究的学习过程,教学活动的展开应紧扣学生的思维与活动,根据教材的要求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