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5365867

2018年八上沪粤版物理《我们周围的物质》单元测试卷(解析版)

日期:2024-06-16 科目:物理 类型:初中试卷 查看:58次 大小:254464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3
2018年,物理,我们周围的物质,单元,试卷,解析
  • cover
2018年八上沪粤版物理《我们周围的物质》单元测试卷 一.选择题(共10小题) 1.人们常用泡沫塑料箱运送冰冻的海鲜,这是由于泡沫塑料的(  ) A.隔热性好 B.绝缘性好 C.硬度大 D.密度大 2.同一密封袋装食品,分别位于不同海拔处,表现出不同的外形,如图甲和乙所示,当该食品袋位于不同海拔处时,该食品袋内气体哪个物理量没有发生变化(  ) A.质量 B.体积 C.气压 D.密度 3.下列说法中符合实际的有(  ) A.普通中学生使用的课桌高度是0.8m B.初一同学一拃(张开的拇指和中指指端之间的距离)的距离约为30厘米 C.按照国家规定,夏天公共建筑内的空调温度应不低于37℃ D.一瓶矿泉水的体积约50升 4.质量的基本单位是(  ) A.米 B.安培 C.秒 D.千克 5.小明同学,在调节天平平衡时,发现无论怎么调节都不能把天平调平衡,后来,他想了个办法,在左盘内放了0.4g沙子,终于把天平调平衡了,于是,他开始称量物体,当右盘放50g砝码时,天平刚好平衡,则该物体的质量是(  ) A.50g B.50.4g C.49.6g D.无法判断 6.青少年科技创新材料中有一种变光二极管,电流从其P端流入时发红光,从其Q端流入时发绿光,奥秘在于其内部封装有一红一绿两个发光二极管,发光二极管具有单向导电性,其符号为,当电流从“+”极流入时二极管能通电且发光,当电流从“﹣”极流入时二极管不能发光,则该变光二极管的内部结构可能是下图中的(  ) A. B. C. D. 7.假如科学家研制出常温下超导体,则它不适合制作(  ) A.输电导线 B.滑动变阻器 C.电动机线圈 D.电磁铁 8.当温度降低到一定程度时,某些物质的电阻会变为零,这种物质叫做超导体。电流通过超导体时不发热,因此超导体的应用十分广泛。假如有室温环境中的超导体,可用它来制作(  ) A.家用保险丝 B.白炽灯灯丝 C.输电导线 D.电热丝 9.如图所示,是浙江大学科学家研制的山微颗粒(1﹣50nm) 制备得到新型防菌“纳米纸”。在“纳米纸”的表面细菌无法停留且油水不沾。与此现象有关的判断正确的是(  ) A.组成“纳米纸”的分子间没有间隙 B.油分子间引力使纸面上的油汇集成小油珠 C.“纳米纸”可阻止细菌分子无规则运动 D.油与“纳米纸”分子间没有引力 10.自从扫描隧道显微镜发明后,世界上就诞生了一门以0.1至100纳米这样的单位为研究对象的前沿科学,这就是纳米技术,它以空前的分辨率为人类揭开了更加开阔的微观世界。这里所说的纳米是(  ) A.长度单位 B.体积单位 C.时间单位 D.温度单位 二.多选题(共5小题) 11.有许多日常用品应用了物质的物理属性,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冰箱门吸应用了磁铁的磁性 B.撑杆跳高应用了撑杆的弹性 C.导线用铜物质制造是应用了铜的导热性 D.炒锅用铁物质制造是应用了铁的导电性 12.关于物体的质量和物质的密度,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把铁球加热,质量变大,密度变小 B.一块冰全部熔化成水后,质量不变,密度变大 C.将奶茶喝掉一半后,则剩余奶茶的质量和密度均变为一半 D.将钢瓶内的氧气用掉一半,则瓶内氧气的质量和密度均变为一半 13.下列估测较为符合实际的是(  ) A.一支新铅笔的长度约20 cm B.一个普通矿泉水瓶的容积约为500cm3 C.一本物理课本的质量约2 kg D.人体的平均密度略大于1kg/m3 14.当温度降到很低时,某些金属导体如铝在﹣271.76℃以下,铅在﹣265.95℃以下时,电阻就变成了零,这种现象称为超导现象。假如白炽灯的灯丝、电动车内线圈、电饭锅及电熨斗内部电热丝都用超导材料制作,当用电器通电时,假设这些导体的电阻都变为零,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白炽灯仍能发光且更省电 B.电动机仍能转动且效率更高 C.电饭锅仍能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