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件25张PPT。第二节、“工农武装割据”的形成武装斗争、土地革命、根据地建设 走以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工农武装 割据”的形 成的背景“工农武 装割据” 的形成1、大革命的失败及其教训2、发动武装起 义创建人民军队3、三大起义的结果和影响“工农武装割据”的形成(1927.8--1934.10)南昌起义八七会议秋收起义1、实践探索文家市决策三湾改编建立井冈山根据地井冈山会师2、理论探索3、局面形成根据地的主 要革命活动1、粉碎国民党的三次反革命“围剿”2、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成立3、进行土地革命4、开展经济建设知识体系一、工农武装起义1、南昌起义 2、八●七会议 3、秋收起义 4、广州起义 大革命失败的教训,使中国共产党深刻地认识到武装斗争的重要性。 中共中央决定以革命的暴力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屠杀政策。1、南昌起义 时 间: 1927年8月1日 领导人: 周恩来、贺龙、 叶挺、朱德、刘伯承 历史意义: 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标志着人民革命军队的诞生) 2、八·七会议时 间:1927.8.7 汉口 领导人: 瞿秋白 ①纠正了右倾投降主义错误 内 容 ②确定了开展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 国民党反动派的总方针 ③做出了发动秋收起义的决定 意义: 给正处于思想混乱、组织涣散的中国 共产党指明了方向 3、秋收起义时 间: 1927年秋, 领导人: 毛泽东 三湾改编:确立了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权。秋收起义是中国革命从城市到农村的转折点总结: 这是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武装斗争的开始; 为中国革命从城市转移到农村,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揭开了序幕。 工农武装起义的意义:二、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建立(1927年10月~1928年初)1、井冈山根据地建立: (1)建立原因 (2)斗争方式2、井冈山根据地巩固———井冈山会师:开展游击战、 进行土地革命、 建立工农革命政权总方针、失败的教训1927年10月,毛泽东, 工农革命军 1928年4月,朱德、陈毅,毛泽东,工农红军第四军讨论 为什么在井冈山建立革命根据地1、群众基础好,湘赣深受大革命影响2、位于罗霄山脉中段,形势险要,进可攻,退可守。3、四周都是产粮区,便于筹粮筹款。4、位于湘、赣两省间,远离大城市。①毛泽东的三篇文章: 《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 《井冈山的斗争》《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②核心思想: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把“武装斗争”、“土地革命”、“根据地建设”三者结合起来的 思想。 相互关系:斗争形式 基本内容 战略基地 ③意义:这是毛泽东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与中 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光辉典范。 3、毛泽东“工农武装割据”的理论4、根据地建设1927~1930年夏,全国各主要根据地 三、根 据 地 建 设1、政权建设———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建立(1)背景:A到1930年夏,全国已建立十几块 革命根据地;B三次“反围剿”的胜利(2)目的:(3)建立:成立时间: 定 都: 领 导 人 : 政权性质: 意 义:1931年冬瑞 金政府主席: 毛泽东 军委主席: 朱 德工农民主政权2、经济建设路线:依靠 ;联合 ; 限制 ;保护 ; 消灭 。变 的 土地所有制为 的土地所有制。 贫农、雇农中农富农中小工商业者地主阶级封建半封建农民意义:调动了一切反封建的积极因素, 保证了土地革命的顺利进行。思考 土地革命的必要性?(1)土地革命———内容: 农民占全国人口绝大多数,他们是中国无产阶级最广大最可靠的同盟军,中国无产阶级要领导革命取得胜利,必须发动农民,武装农民,建立红色政权,进行土地革命,变革土地制度是中国民主革命的一项基本任务,是取得革命胜利的有力保障。 讨论 土地革命的必要性(2)根据地的经济建设目的 内容 意义 “工农武装 割据”的形 成的背景“工农武 装割据” 的形成1、大革命的失败及其教训2、发动武装起 义创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