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件10张PPT。第六节 两汉时期的对外关系朝鲜来往:秦汉之际两汉时期影响:逐步汉化辰韩“秦韩”贸易:中国铜镜、漆器、铁制工具 朝鲜檀弓、果下马日本来往:武帝时“使译通于汉” 光武帝时“赐以印绶” 贸易:中国铁器、铜器、丝帛 日本越南:中国铁犁牛耕、水利工程技术 越南象牙、犀牛、珍珠丝绸之路陆上背景:张骞通西域路线:交往:中国铁器、丝绸、造纸术等 南亚、西亚佛教海上:加强了和东南亚、南亚各国的关系。 安息:利用丝绸之路与汉频繁交往,通过水上丝绸之路在汉与大秦间转手贸易。 大秦97年,甘英受班超派遣出使大秦,到达波斯湾。 166年,大秦安敦王朝使者到达东汉。 “汉委奴国王”金印丝绸之路谢振瓯工笔画———丝绸之路海上丝绸之路甘英出使大秦 公元97年(汉和帝永元九年),“都护班超遣甘英使大秦。抵条支(在今伊拉克境内)。临大海(指波斯湾),欲度,而安息西界船人谓英曰:‘海水广大,往来者逢善风三月乃得度,若遇迟风,亦有二岁者,故入海人皆赍(带)三岁粮。海中善使人思土恋慕,数有死亡者。’英闻之乃止”(《后汉书·西域列传》)。这是中国使者到达波斯湾的最早记载。巩固练习1.汉代形成丝绸之路的历史条件不包括( ) A.西汉丝织业的发展 B.张骞沟通与西域的关系 C.甘英沟通与大秦的关系 D.西域都护的设置 2.下列史实发生的先后顺序应是( ) ①大秦王安敦遣使来到国 ②东汉皇帝赐给“汉委奴国王”金印 ③中国丝绸运往安息 ④中国丝绸运往大秦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① C.③②④① D.①④③② 3.汉朝时开通的“海上丝绸之路”最远已抵达 ( ) A.非洲东海岸和红海 B.波斯湾和阿拉伯半岛 C.孟加拉湾沿岸诸国 D.印度半岛南端 4.秦汉时期,中国已走向世界,其主要表现不包括( ) A.大秦王安敦派使臣从海道来中国 B.丝绸等技术传播到中亚和欧亚地区 C.甘英出使大秦,为中西经济文化交流创造条件 D.中国与欧亚非许多国家开始了直接的贸易往来CBDD两汉时期对外关系的特点及成因1.特点: (1)内容:以商贸为主,并具有很大的单向性;中国开始吸收佛教等外来文化 (2)路线:中外交往以陆路为主,水陆并举 (3)范围:与亚洲包括东亚、东南亚、南亚、中亚、西亚等地区的国家交往频繁,也扩展到欧洲 (4)影响:对东方文化影响大,形成以中国为核心的东亚文化圈,对世界影响深远。2.成因(1)政治因素:国家统一,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加强; (2)经济因素:社会经济发展,国力强盛 (3)文化因素:科技文化成就辉煌灿烂 (4)交通因素:交通发达,西汉政府保护交通能够的畅通 (5)政策因素:统治者比较重视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