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件31张PPT。第三节 北宋中期的社会危机和改革第三节 北宋中期的社会危机和改革 北宋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对解决中唐、五代以来藩镇跋扈的局面,维护国家统一,起了重要作用,在客观上也有利社会经济的发展。但却种下了“积贫积弱”的祸根。到北宋中期,出现了严重的社会危机。一、北宋中期的社会危机土地兼并现象严重,农民反抗不断“田制不立”、“不抑兼并”原 因“富者有弥望之田贫者无立锥之地”现 象农民流离失所加剧阶级矛盾后 果1、政治危机:3、边疆危机:辽和西夏的威胁2、财政危机“分化事权”冗 官募兵、养兵冗 兵给辽、西夏大量岁币冗 费积贫积弱土地兼并严重危 机 的 根 源 : 各种危机错综复杂、互相影响,使北宋面临全面危机。这些危机的出现,是封建制度本身固有的矛盾引起的结果。封建制度固有矛盾①经济上:封建土地所有制②政治上:强化中央集权土地兼并冗官、冗兵结论:危机是复杂而深刻的,说明改革的迫切性、复杂性和艰巨性。 愁啊愁, 愁到白了头。 社会危机何时解, 让我再无心忧……北宋愁眉不展的君主二、改革1、目的:为了摆脱危机,巩固统治3、主要内容严格官吏升迁考核制度 限制官僚子弟及亲友通过恩荫做官 加强各级长官的保举和选派 裁并州县,减轻徭役 严肃中央政令,取信于民整顿吏治 (核心)缓和阶级矛盾(一)庆历新政 ( 1043年 )4、结果:仅一年左右即被废止5、影响:为王安石的全面改革奠定了基础2、人物:宋仁宗、范仲淹 王安石( 1021—1086) 字介甫。北宋著名的文学家、政治家和改革家。(二)、王安石变法 1、主要内容青黄不接时,政府贷款或谷物给农民征收役钱雇人服役,官僚地主也要出钱代役鼓励垦荒和兴修水利核实土地,按多少、好坏平均赋税设市易务,收滞销货,短缺时卖出农民免受高利贷盘剥,增加政府收入减轻农民负担保证生产时间促进农业生产增加政府收入稳定物价和商品交流,增加政府收入王安石变法的主要内容农村住户编为保,保丁平时种田、农闲练兵,战时作战固定禁军辖区和训练的将官加强对人民的控制,加强国防,减少军费开支充实边防力量科举废明经科设明法科,进士科专考经义和时务策为政府培养实用人才重编教科书,成绩优秀者直接受官学校成为变法造舆论、育人才的地方1、王安石变法内容中有利于缓和阶级矛盾的措施有哪些?能直接减轻农民负担的是哪几点? 2、变法内容中有利于缓和政府财政困难的措施有哪些?其中能直接增加政府财政收入的措施是哪几点? 3、变法内容中触及到大地主、大官僚利益的措施有哪些?根据变法内容思考以下问题:(二)、王安石变法2、变法成效增加了财政收入 促进了农业发展 增强了军事实力一定程度上扭转了积贫积弱局面3、失败原因①用人不当,出现一些危害百姓的现象 ②触犯了大地主、大官僚利益,遭到强烈反对 ③宋神宗动摇和去世(主要原因)三、对改革的认识:问 中国古代史我们已学过的重要政治改革有哪些?1、中国古代的重要的政治改革(1)春秋:管仲改革 (2)战国:魏国李悝、楚国吴起、 秦国商鞅变法 (3)北魏:孝文帝改革 (4)北周:周武帝改革 (5)后周:周世宗改革 (6)北宋:庆历新政、王安石变法2、改革的实质 改革是指当政治、经济制度不能保证国家实施有效管理,从而违背生产力发展要求的时候改革这种制度,也就是对上层建筑中某些老化、腐朽的环节作局部性的调整、更新和改造,并相应对生产关系中的某些环节作局部性的调整、更新和改造。因此,从根本上说,任何改革,都是对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的调整或变革。3、改革的分类:(根据改革的本质特征)一是生产关系的自我调整 (不会影响社会形态的本质特征)二是生产关系发生本质变化问 1978年以来我国实行的改革开放属于哪一种类型的改革?为什么?4、关于改革的评价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