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件12张PPT。第四节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1921年国内战争结束后苏维埃国家面临的形势军事胜利巩固了苏维埃政权国际上占稳脚根为经济建设创造了条件困难: 1.国民经济面临崩溃1920年的农业总产量 只等于 1913年的65% 1920年的工业总产量 只等于 战前的1/7各种原料、燃料以及 生活必需品极感缺乏 人民生活困苦, 许多工人被迫改行, 2.经济危机导致了政治 危机农民对战时共产主义 政策不满,有些地区 发生农民暴动。 经济困难造成苏维埃 政权的政治危机,严 重影响工农联盟 俄共“十大”1921年3月通过了以粮食税代替余粮收集制的决定,开始实行新经济政策。新经济政策的主要内容农业方面:固定粮食税代替余粮收集制, 纳税后的粮食归农民自己支配;工业方面:重要的工矿企业仍归国家所有 国家暂时无力兴办的企业,允许 本国和外国资本家经营 流通方面:允许自由贸易分配方面:废除平均主义的配给制,实行工 资级别制 1.党放弃了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直接过渡 到社会主义的设想和实践,找到了一条 小农经济占优势的国家向社会主义过渡 的正确途径,是马克思主义的重大发展 。 2.利用商品和市场货币关系扩大生产,使 国民经济逐渐得到恢复 3.改善和巩固了工农联盟,巩固了苏维埃 政权 实行新经济政策的历史意义列宁说:“新经济政策的实质是无产阶级同农民的联盟,是先锋队无产阶级同广大农民群众的结合。”1922年12月召开第一次全国苏维埃代表大会,成立了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 1924年第二次全国苏维埃代表大会批准通过了第一部苏联宪法。1922年年底,各族人民在自愿和平等基础上,成立了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俄罗斯联邦1922年苏联成立俄罗斯联邦 外高加索联邦 乌克兰 白俄罗斯1925年加入的有 乌兹别克 土库曼1929年加入的有 哈萨克 塔吉克 吉尔吉斯1940年加入的有 爱沙尼亚 拉脱维亚 立陶宛 摩尔多瓦1940年苏联有15个加盟共和国一九二四年列宁和斯大林在一起斯大林在联共(布)第十四次代表大会上作报告苏联的社会主义改造和建设14大15大1925年,联共(布) “十四大”通过了 社会主义工业化 的方针。 1927年联共(布) “十五大” 通过了逐步开展 农业集体化的方针一五计划(1928--1932)二五计划(1933--1937)三五计划两个五年计划期间,苏联基本上实现了国家 工业化和农业集体化。 1937年的工业总产值 跃居欧洲第一,世界第二。因大战爆发三五计划中止(1938--1942)苏联库兹涅茨克一号高炉苏联第聂伯水电站 1.农、轻、重比例严重失调 2.片面强调产量和产值,产品品种单调,质量不高; 3.影响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农业长期停止不前苏联社会主义建设中存在的问题第八次苏维埃代表大会1936年 通过了苏联新宪法规定:苏联是工农社会主义国家经济基础是生产资料社会主义所有制,实行各尽所能、按劳分配的原则政治基础是各级劳动者代表苏维埃标志着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苏联确立,标志着高度集中的社会主义经济政治体制的形成。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体制政治方面: 权力高度集中 党政不分 缺少群众监督经济方面: 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否定价值规律和市场机制的作用; 限制商品货币关系,用行政命令管理经济基本适应当时的社会生产力水平但有严重缺点和弊端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