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543291

第八章第四节“一国两制”和祖国的统一大业[下学期]

日期:2025-11-08 科目:历史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37次 大小:865684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9
第八,第四,一国两制,祖国,统一大业,学期
  • cover
课件26张PPT。第八章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局面的形成 第四节“一国两制”和祖国 的统一大业 明朝嘉靖三十二年(1553年),葡萄牙殖民者用欺骗手段,强占了澳门。鸦片战争后,英国殖民者通过与腐败无能的清王朝签定《南京条约》《北京条约》《展拓香港界址专条》三个不平等条约,霸占了香港、九龙半岛,强租了新界。 1949年,国民党政府逃亡台湾,将台湾与祖国大陆人为地分离开来。第四节“一国两制”和祖国 的统一大业 一、“一国两制”的构想的形成 :   1.1979年元旦,全国人大常委会发表《告台 湾同胞书》,提出和平解决台湾问题.   2.中国政府令解放军停止对金门等岛屿的炮击   3.1981年,叶剑英发表《关于台湾回归祖国,实现和平统一的方针政策》,提出国共对等谈判.   4.80年代初,邓小平提出“一国两制”的伟大 构想,并在1984年六届人大二次会议中获得通过.《一国两制》的特定含义: 主要指四方面的内容: 第一,实 行“一国两制”,是指在统 一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内,大陆实行社会主义制度,台湾、香港、澳门地区实行资本主义制度。 第二,实行“一国两制”是指在中国大陆和台湾、港澳地区实行的政治、经济和社会制度在各个方面有根本的、重大的区别。 第三,实行“一国两制”,国家主权是统一的,不可分割的。 第四,实行“一国两制”有宪法和法律保证,在一些地区实行不同的制度有较长时间的稳定性。 “前提”是一个中国,“主体”是社会主义制度。 二、“一国两制”的实践:香港,澳门的回归 1.香港回归的实现: (1)香港问题的由来: (2)顺利回归: (A)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中国实行改革开放,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有了极大发展,为香港回归创造了有利条件. (B)1982年,英国首相撒切尔夫人访问中国,邓小平就香港前途问题与她进行了会谈.双方最后同意,通过外交途径解决香港问题.1982年邓小平会见英国首相撒切尔夫人(C)1984年12月,中英两国政府在北京签署了关于香港问题的联合声明,宣布:中国政府决定于1997年7月1日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 (D)1997年7月1日,香港回归祖国. 香港回归政权交接仪式(3)香港回归的历史意义: (A)标志着中国人民洗雪了百年国耻,开创了香港和祖国内地共同发展的新纪元. (B)标志着我国在完成祖国统一大业道路上迈进了重要的一步. (C)标志着中国人民为世界和平,发展与进步作出了新的贡献. (D)是中华民族发展史上的重大事件,也是20世纪世界史上的重大事件.2.澳门的回归: (1)澳门问题的由来: A.1553年,葡萄牙殖民者借口船遇风暴,需要到岸 上晾晒货物,贿赂当地官吏,攫取了当地的居住权。 B.1557年后,葡萄牙殖民者在澳门私自扩展土地,建筑炮台,设立官署,开始长期占据。 (2)澳门的回归: (A)1987年4月,中葡双方在北京签署了关于澳门问题的联合声明.联合声明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将于1999年12月20日对澳门恢复行使主权. (B)1999年12月20日,中国正式对澳门恢复行使主权,澳门回到祖国怀抱.请思考  中国政府为什么能成功解决香港、 澳门问题?前提条件———国力强大 关键因素———一国两制的构想 法律依据———联合声明以及特别行政区基本法 群众基———渴望回归台湾历史3.海峡两岸的交流: (1)1980年以后,海峡两岸出现了一股缓和松动的暖风,民间交往的坚冰已被打破,回祖国大陆定居,探亲访友,采访观光的人员不断增多,通邮,通航,通商的限制放松,两岸交流日益频繁. (2)但是,台湾岛内分裂倾向的发展和某些外国反华势力的干涉,并在国际上制造“两个中国” “一中一台”的活动,严重阻碍着和平统一的进程. (3)台湾和祖国大陆的统一,是海内外中国人的共同心愿.随着海峡两岸同胞的共同努力,祖国统一大业必将实现. 连战来了,宋楚瑜也来了,祖国统一大业一定能实现! 1、中国政府开始宣布采用和平方式统一祖国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