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5437098

人教部编版(五四学制)六上历史 第4课 夏商周的更替(课件+教案)

日期:2024-06-16 科目:历史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53次 大小:4831530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人教部,4课,课件,更替,夏商周,历史
    第4课 夏商周的更替 教材分析 本课课程标准表述为“知道夏朝的建立标志着国家的产生,知道夏商周三代的更替,了解西周的分封制及其作用。” 本课主要包括夏朝的建立与“家天下”、商汤灭夏、武王伐纣、西周的分封制四个子目的内容。夏启以“家天下”的世袭制取代了原始社会末期部落联盟首领推选的禅让制,禹结束部落联盟局面,建立夏朝,中国早期国家从此产生;汤打败夏朝末代的暴君桀,建立了商朝;盘庚迁殷后,商朝国都稳定下来,商逐步发展为一个奴隶制的东方大国;商朝最后一个王纣王统治残暴,周部落起兵征讨,武王伐纣,建立西周,实行分封制,奴隶制国家出现繁盛局面。西周后期,天子昏庸暴虐,诸侯并起,王室衰微,奴隶制开始走向瓦解。本课在中国古代史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具有重要的地位。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简述夏朝建立的史实,知道禅让制到王位世袭制的演变; 了解夏、商、西周三代的更替;说出西周分封制的主要内容。 【过程与方法】 1、采用填写表格的方法引导学生掌握本课的基本史实,并掌握夏商西周的基本脉络; 2、通过引导出示分析史料和搜集资料,培养学生收集、处理、运用资料的能力,培养提取有效信息的能力; 3、通过创设问题情境,培养学生分析、解决、探究历史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 正确认识国家的起源;理解“得民心者的天下,失民心者失天下”。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夏、商、西周三朝更替的史实、分封制? 【教学难点】 早期国家的产生、西周的分封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温故知新。复习“禅让的传说”,让学生说说: (1)尧、舜、禹的“禅让”传说; (2)“禅让”的实质。 教师总结:禅让制是善始未善终。根据记载,禹在担任部落联盟首领时,已握有了生杀予夺的专断权力,有一次禹召集各部落首领会盟,防风氏迟到,禹当即下令把他杀掉。再加上大禹在同其他部落的争斗中取得了很大的胜利,从而加强了他在部落联盟中的权威。随着权力的上升,约公元前2070年前,禹结束部落联盟局面,建立了夏王朝,定都阳城,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标志着中国早期国家的产生。这大家需要注意的是,这是我们这学期学到的第一个用公元纪年法来表示的时间概念。在第一单元都是使用的距今约多少年。 2、《三字经》语句导入。教师引导学生背诵“夏传子,家天下。四百载,迁夏社。”让学生理解这是古时《三字经》中对夏朝的描述。夏朝的建立,标志着中国早期国家的产生。后继的商王朝和周王朝,国家的地域更为扩大,建立了各项制度,创造了丰富灿烂的文化。夏、商、周三朝是怎样更替的?西周时期建立了什么样的制度?让我们通过本课学习,揭示问题答案吧!进入本课学习。 二、教学新课 (一)夏朝 1、阅读思考:让学生阅读课本内容,观察PPT图片和“夏朝形势”图片,讨论问题: (1)启是怎样继承王位的? (2)世袭制与禅让制有什么区别? 教师总结:历史上将把国王权位视为一家一族的私产,实行父死子继或兄终弟及的制度称世袭制。 2、教师讲述:约公元前2070年前,禹结束部落联盟局面,建立了夏王朝。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标志着中国早期国家的产生; 3、教师讲解:夏有乱政,而作禹刑。 ———《左传·昭公六年》 设身处地:一个河姆渡氏族的人和一个夏朝人都偷窃了别人的东西,并据为己有,想一想他们将会受到怎样不同的惩罚? 夏朝人将受到法律的制裁,甚至将因此坐牢。 4、测一测:将A栏和B栏的词语连线。 ( B 世袭制 禅让制 原始社会 奴隶社会 民主推选 血脉相承 ) ( A 公天下 家天下 公天下 家天下 世袭制 禅让制 ) 5、讲述“夏桀的残暴”:“桀不务德而武伤百姓,百姓弗堪”,把人当坐骑等暴行。 6、归纳: (1)总结课本对夏桀的评价:不修德行、统治残暴。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