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5439209

苏教版五年级上册语文教案+学案+巩固案 黄山奇松

日期:2024-05-07 科目:语文 类型:小学教案 查看:54次 大小:17813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3
苏教版,五年级,上册,语文,教案,学案
  • cover
《黄山奇松》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苏教版小学语文第九册《黄山奇松》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方面:正确、流利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会用“屹立”、“郁郁苍苍”造句。 2、过程与方法:体会作者是怎样抓住“奇”来写黄山奇松的。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黄山松的“奇美”,培养审美情趣,激发学生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 教学重点及难点: 在读的过程中帮助学生体会作者是怎样抓住“奇”来写黄山松树的。 教具准备 1、媒体课件:黄山奇松图片、录像等。 2、导游的旗子、小红帽等。 3、有关黄山的文字资料。 三案设计: 学 案 一、自学质疑: 读顺课文、掌握生字、理解有关词语、写出对课文中自己感触最深的句子段落的感受与体会,提出一二个有价值或自己解决不了的问题。 (一)、填空 1、初读课文我知道 。 2、我的疑问 3、最难读的句子 (二)智慧小木屋 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 黟山三十有六峰,峰峰石骨峰峰松。 大雪压青松,青松挺且直。 二、交流展示 1、各小组互相交流汇报自主探究的结果。 2、根据各小组提出的问题再探究。 【设计意图:是为学生读准句子搭建阶梯,让他们在有针对性地朗读和充分自由朗读的基础上再进行“读难句比赛”,进而激发孩子的好胜心,更符合孩子的心理需求。】 教 案 一、激情导入,营造氛围: 1、猜一猜:同学们,在安徽省南部,有一个闻名中外的风景区和旅游胜地,她不仅享有“人间仙境”的美称,而且被列为世界自然与文化遗产。你们知道老师说的是哪儿吗? 2、学生很快回答出是黄山,教师相机板书:黄山。引用诗句,俗话说: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通过上节课的学习,同学们对这被誉为“天下第一奇山”的黄山有哪些了解? 【设计意图:“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一节好的语文课,一个“情”字怎生了得?教师充满激情的语言,唤起了学生已有的经验和情感沉淀,他们提供一个宽松的交流平台,同时也便于教师更好地了解“学情”,合理展开教学】 3、引导齐背第一自然段。 4、小结:黄山真是名不虚传,难怪明代的汤显祖留下了“一生痴绝处,无梦到徽州”的感叹和无缘到黄山一游的遗憾。人们对黄山“四绝”之一的“奇松”更是情有独钟。同学们想一饶眼福吗?今天,让我们跟随本文的作者去领略一下黄山奇松的独特魅力,打开课文,自由读读第二自然段。 【设计意图:引用明代大文豪的诗句,学生的思维得到了很大的调动,想去揭开那黄山奇松那一层神秘的面纱,升腾起强烈的探究欲望。教师利用这一阅读期待,引导学生自读第二段, 真正将读内化为自己的需求】 二、紧扣“奇”字,精读点拨: A、理清层次 1、同学们,要想看松,最好的去处就是曾被徐霞客称为“黄山绝胜处”的玉屏楼了,玉屏楼前可以看到哪些奇松呢? 2、在“黄山绝胜处”的玉屏楼上欣赏到的三大奇松各有什么特色?请同学们再好好读一读这段,用横线划出描写迎客松的句子,用波浪线划出描写陪客松的句子,用虚线划出描写送客松的句子。 【设计意图:作为课文的重点段,第二自然段内涵丰富但条理清晰、详略得当,让学生读一读,画一画,梳理了脉络,感知了写法,为下文的“由扶到放”的教学作了良好的铺垫】 B、精品“迎客松” 1、迎客松是一幅怎样的姿态?读一读你画的句子。 2、出示:迎客松姿态优美,枝干遵劲,虽然饱尽风霜,却依然郁郁苍苍,充满生机。 它有一丛青翠的枝干斜伸出去,如同好客的主人伸出手臂,热情地欢迎宾客的到来。如今,这棵迎客松已经成为黄山奇松的代表,乃至整个黄山的象征了。 3、细细地读一读,一边读一边想象迎客松姿态的画面,体会到底“奇”在哪儿? 4、交流:迎客松给人什么感受?。教师相机引用诗句“奇松傲立玉屏前,阅尽沧桑色更鲜。双臂垂迎天下客,包容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