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5461872

三年级下册语文教案-9 古诗三首 人教(部编版)(2课时表格教案)

日期:2024-05-07 科目:语文 类型:小学教案 查看:46次 大小:705070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3
教案,三年级,下册,语文,古诗,三首
  • cover
9.古诗三首 课题 古诗三首 课型 新授课 设计说明 《元日》是宋代诗人王安石所作,通过对春节放鞭炮、喝屠苏酒、贴对联等场景描述,表达了辞旧迎新的喜悦心情。《清明》是唐代诗人杜牧写的,诗的前两句写清明时节路人在蒙蒙春雨中孤身上路的愁闷,后两句通过一问一答,把路人的愁思转化为继续前行的奋斗心态。《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是唐代诗人王维写下的一篇流传千古的思乡佳作,诗人借重阳佳节表达了自己对家乡亲人的思念之情。教学古诗,首先是熟读古诗,再结合生活实际理解诗意,感受诗人所要表达的情感。 学前准备 1.自读古诗,认读生字词。(学生) 2.收集诗人的相关资料和中国传统节日的风俗习惯。(师生) 3.多媒体课件。(教师 )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 1.认识本课7个生字,会写12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3.了解过年的风俗习惯。 学习重难点 1.认读生字,正确、有节奏地朗读古诗。2.理解《元日》的诗意,感受春节的热闹、喜庆的氛围。 学前准备 1.预习生字,自读古诗。(学生) 2.收集关于春节的风俗习惯的资料。(师生)3.《元日》相关课件。(教师) 教学环节 导案 学案 达标检测 一、谈话导入。(用时:5分钟) 1.你们知道中国有哪些传统节日吗?每个节日有哪些风俗习惯呢? 2.板书诗题:元日。 1.学生讨论交流中国传统节日的风俗习惯。 2.重点说说春节的风俗习惯。 1.写出下面传统节日的时间。中秋节( )清明节( )元宵节( )春节( ) 二、初读古诗,学习生字。(用时:15分钟) 1.教师范读,引导学生自读三首古诗,读准字音。 2.引导学生学习本课生字。 3.检查学生对生字词的掌握情况。 4.引导学生采用多种形式朗读古诗。 1.先跟随老师读古诗,圈出诗中的生字,读准字音。 2.学习生字,正确读写生字。 3.读写字词,同桌互相订正。 4.正确、流利地朗读古诗,可以采取同桌互读、齐读等方式来读。 2.给下列字注音。屠( )苏( )欲( )魂( )牧( )异( ) 三、精读古诗,感悟诗情。(用时:15分钟) 1.教师简单介绍作者。 2.课件出示前两句诗,思考:(1)“除”是什么意思?(2)这两句诗描绘了什么景象? 3.齐读后两句诗,思考:这首诗描写了春节的哪些习俗?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感情? 4.课件出示春节的图片,引导学生理解诗意。 1.了解作者王安石。 2.自读前两句诗,想象诗中描绘的热闹景象。小组交流讨论问题。 3.齐读后两句诗,思考并回答问题。 4.结合图片理解诗意,用自己的话概括诗意,进行全班交流。 3.先解释带点的字词,再说说诗句的意思。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曈曈:_____符:_____诗意:_____ 四、诵读感悟。(用时:5分钟) 1.组织学生交流:现在春节的习俗与古代春节的习俗有什么异同? 2.有感情地朗读古诗。 3.背诵古诗。 1.学生自由讨论问题,全班进行交流。 2.学生有感情地朗读古诗,并尝试背诵。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在这首诗的教学中,我认为教学重点是让学生读懂诗句,体会诗人所表达的思想感情。同学,我希望在学习古诗的过程中让学生明确学习的目的,从学诗题、理解诗意使教学进行得更加顺利。 第二课时 学习目标 1.理解《清明》和《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这两首诗的意思。 2.体会诗人表达的情感,想象诗中描绘的意境。 学习重点 理解诗意,体会诗人表达的情感。 学前准备 制作多媒体课件。(教师) 教学环节 导案 学案 达标检测 一、细读《清明》。(用时:15分钟) 1.学生自读古诗,互相交流清明节的习俗。 2.课件出示第一、二句诗,思考:路上行人为什么“欲断魂”?他们的心情如何? 3.课件出示第三、四句诗,想象路人和牧童的对话,理解“遥”的妙用。 4.用自己的说说整首诗的意思。 1.学生交流清明节的相关风俗。 2.小组交流讨论问题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