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5476342

九年级音乐下册第五单元戏曲撷英教案(打包5套)人音版

日期:2025-10-15 科目:音乐 类型:初中教案 查看:45次 大小:165888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九年级,音乐,下册,第五,单元,戏曲
    《对花》 教学目标: 1、感受《对花》的风格特点,并有感情地演唱歌曲。 2、能够用对唱的演唱形式来表现歌曲《对花》。 3、通过欣赏黄梅戏《对花》与湖南花鼓戏《刘海砍樵》,感受民族音乐的魅力,从而产生对民族音乐的关注及兴趣。 教学重点: 学会用富有地方特色的音调演唱歌曲《对花》。 教学难点: 运用对唱的形式演唱歌曲。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欣赏湖南花鼓戏《刘海砍樵》,提出问题:这首歌曲的演唱形式是什么?歌曲的演唱情绪是怎样的?(播放视频《刘海砍樵》) 这首歌曲是湖南花鼓戏,一首男女对唱的歌曲。 对唱:是两个或两组演唱者的对答式演唱,形式活泼,根据人声的不同还可分为:女生对唱、男生对唱、男女对唱等。 (二)、学唱新歌 1、欣赏《对花》,了解“对唱”的形式 提出问题:这首歌曲的音乐情绪是怎样的?歌曲中有哪些常见的节奏型和装饰音? 2、学唱《对花》 (1)熟悉歌词,跟唱全曲; (2)轻唱歌曲,提出有困难的乐句,教师指导; (3)完整演唱,唱出歌曲活泼、欢快的气氛; (4)变换不同的形式演唱歌曲,感受歌曲的风格。 (三)、拓展延伸 欣赏黄梅戏《对花》,并与河北民歌《对花》比较。通过比较,学生体会不同地区音乐的风格特点,感知中国民间音乐的博大精深。 教学小结: 师:“祖国的民族和民间音乐文化博大精深,今天大家接触的只是冰山一角,只要留心生活,用善于发现的耳朵和眼睛多角度地感受生活中的一切,一定会有很大的收获。” (在黄梅戏《打猪草》的音乐声中结束新课 2 《刘大哥讲话理太偏》 教学内容: 欣赏并学唱豫剧《刘大哥讲话理太偏》。 教学目标: 1、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听赏、学唱、表演地方戏曲片段,加深对中国戏曲艺术的印象,激发热爱祖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情感。 2、过程与方法:在听、看、唱、做、比的综合实践活动中体验戏曲唱腔的韵味,感受中国地方戏曲的艺术魅力,从而提高学生鉴赏戏曲的能力。 3、知识与技能:通过欣赏豫剧,加深对中国戏曲中唱腔、行当等相关的基本知识,感受中国戏曲的博大精深。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在多种审美实践活动中初步感受豫剧的特点,了解中国地方戏曲的基础知识,培养学生对中国戏曲的兴趣。 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通过多种体验活动感受中国地方戏曲的独特韵味,体验南北地方戏曲的风格及其差异。 教学过程: (一)、豫剧欣赏 1、教师演唱豫剧《刘大哥讲话理太偏》选段,学生分辨剧种。 2、教师提问:“我刚才的唱段中唱到的是哪一个历史人物?” 3、学生回答并讲述花木兰的故事。 4、教师播放常香玉表演的《刘大哥讲话理太偏》》唱段(视频),学生感受与刚才老师唱的有何不同? 5、教师简介豫剧大师常香玉(结合投影中的图片)。 6、学生模仿学唱一句。 (1)跟随教师用河南方言练习念白,引导学生感受其中的韵味。 (2)学生随演唱视频学唱一句。 (二)、戏曲百花园 1、教师播放一组戏曲联唱视频片段,学生分组抢答剧种及其流传地区。 越剧《梁祝》; 黄梅戏《打猪草》; 粤剧《荔枝颂》; 豫剧《白蛇传》; 昆曲《牡丹亭》; 沪剧《罗汉钱》; 京剧《苏三起解》。 2、总结:我国现有300多种民族民间戏曲,戏曲是我国的国粹。 课堂小结: 教师小结:“我国戏曲根据地域的不同大致可分成南、北两大风格流派。今天这节课里我们初步感受了南北地方戏曲的演唱风格,同学们你们能谈谈南、北地方戏曲各有何特点吗?” 1 《十八相送》教案 教学目的 1、引导学生理解、分析《十八相送》,提高学生感受、分析、鉴赏音乐作品的能力。 2、掌握音乐体裁:小提琴协奏曲。 教学重、难点 从《梁山伯与祝英台》中获得音乐情感的体验。 教学方法 1、聆听为主,讲授、设问、观看投影相结合。 2、充分利用多媒题课件教学。 教学过程 一、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