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5480812

湖北省各地2019届高三最新语文试卷精选汇编:古代诗歌鉴赏专题

日期:2024-06-26 科目:语文 类型:高中试卷 查看:88次 大小:47616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3
湖北省,各地,2019届,高三,最新,语文
  • cover
古代诗歌鉴赏专题 黄冈期末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14-15题。 鹧鸪天 朱敦儒[注] 画舫东时洛水清。别离心绪若为情?西风挹泪分携后,十夜长亭九梦君。 云背水,雁回汀。只应芳草见离魂。前回共采芙蓉处,风自凄凄月自明。 【注】朱敦儒,两宋之际河南府洛阳人,人称骆川先生。北宋末年大变乱发生,他经江西逃往广西,后避乱客居南雄州(今广东省南雄市)。 14.下列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词作先写船儿在洛水向东驶去,诗人伫立船头,心中满是离愁别绪,为诗歌定下感情基调。 B.“西风挹泪分携后”意思是分别后,西风也为我拭泪。拟人手法的运用使得离情更为生动。 C.夜宿长亭,十个夜晚九次出现梦中故人。既突出了一路奔波之辛苦,又表现了思念之深切。 D.尾句写的是回忆共采莲之景:晚风轻拂,明月廊照,一切是那般美好。这是以乐景强化离愁。 15.请从情与景的角度讲,赏析词的下片。(6分) 14.D(对句意理解错误。要紧紧抓住两个关键字词“自”字。原句是说,先前和你一同采莲的地方,而现在却是冷风凄凄,明月高悬。风月还在,斯人不见,物是人非,令人肝肠寸断。是今昔对比,不是以乐景写哀情。) 15.触景生情(借景抒情、情景交融)。下片前三句描写了一幅萧瑟苍凉的图景:浓云遮蔽水面,大雁飞回汀州,芳草一片凄迷。词人触景生情,引发心中无限离愁别绪。以景结情。下片末两句写景:昔日和你一起采莲的地方,如今已是冷风凄凄,明月高悬。斯人不在,风月如故,物是人非,让词人伤心断肠。以景结情,余味无穷。 对比。末两句写景:昔日共采莲花的美好往事回忆与分离后“风自凄凄月自明”之景形成对比,使离愁别绪更突出。(答出两点即可。每点3分,其中表现手法1分,分析2分。有其他答案,言之成理,酌情给分。) 华师一附中 黄冈中学等8校第一次联考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l4-15题。 寄洪与权 王令 剑气寒高倚暮空,男儿日月锁心胸。 莫藏牙爪同痴虎,好召风雷起卧龙。 旧说王候无世种,古尝富贵及耕佣。 须将大道为奇遇,莫踏人间龌龊踪。 【注】洪与权:作者之友。王令:出身贫困,以教书为生,卒年仅28岁,其才华志向颇得王安石赞赏。剑气:“宝剑之气,上彻于天耳!”(《晋书·张华传》)耕佣:“陈涉少时,尝与人佣耕,辍耕之垄上,怅恨久之,日:.苟富贵,无相忘。’佣者笑曰:“若为佣耕,何富贵也!’”(《史记·陈涉世家》)大道:指“任世之重而有功于天下”的心志。奇遇:机遇。 14.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诗歌起始两句写男儿气概冲天,胸锁日月,入笔挺劲洒落,振响入云。 B.颔联借用痴虎和卧龙的比喻,既是勉励友人,也是借以表达自己的心志。 C.诗人对陈涉持不赞同的态度,对这些在野之人发愤一时以追求富贵颇有微词。 D.本诗主要运用了用典抒情和直抒胸臆的抒情方式,全诗意气高昂,感情强烈。 15.这首诗歌蕴含了诗人的哪些思想感情?请概括分析。(6分) 14.C(诗人用陈涉起义时的言行白励,可以看出他对其并不歧视,而是赞同这些在野的英杰发愤一时,以成就不朽功勋。) 15.青年应当豪气冲天,胸襟磊落。首联写男儿的气概要像龙剑那样腾光于高寒的暮空,心胸要像日月一样光明无尘。青年要力求振奋,渴求用世。颔联写青年不要像痴虎那样自藏牙爪,要做乘风雷而起的卧龙。青年身处穷困仍要胸怀大志。由颈联可见王侯将相并非世代相传,力耕的佣T也能求取富贵。青年遇到时机就要积极争取为世所用,但不能丧失道义,行事龌龊。从尾联可见诗人虽然有积极用世的心志,但对于不义而取得富贵的龌龊行径是不齿的。(每点2分,任答对3点给6分) 武昌区元月调研考试 (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