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史》(全一册)能力训练题(一) ? 单项选择题1.下列各项,符合山顶洞人的实际情况的是①掌握磨光钻孔技术②处于旧石器时代晚期③掌握较高的制陶技术④进入氏族公社时代?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2.河姆渡文化是我国长江流域母系氏族公社繁荣阶段的代表,他们已掌握的生产技术不包括? A.建造房屋 B.磨制石器 C.种植水稻 D.制造黑陶3.大汶口文化中晚期与半坡文化相比,其特点有①制造彩陶②掌握抛光、雕刻技术③养蚕缫丝④出现贫富分化?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4.王位世袭制取代禅让制的主要因素是? A.家天下局面的出现 B.国家机器的完善 C.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D.历史人物的决策5.考古学家在河南省西部发现的“二里头”文化,其年代距今约为4080~3609年之间。据此,“二里头”文化相当于? A.大汶口晚期 B.夏朝 C.商朝早期 D.商朝中期6.西周分封制与井田制之间的纽带是? A.土地和义务 B.贡赋和工具 C.工具和奴隶 D.王位和权力7.我们从甲骨文中有可能了解的历史内容是? A.我国历史最早的确切纪年 B.关于闰年、冬至日的用法 C.对月食的最早的科学解释 D.“地理”名称的首次提出8.下列战役,发生在春秋时期的是? A.牧野之战 B.桂陵之战 C.城濮之战 D.长平之战9.我国古代冶铁水平长期领先世界。下列有关冶铁技术出现的先后顺序是①铸铁柔化处理技术②淬火技术③水力鼓风冶铁④把生铁和熟铁合炼成钢的灌钢法? A.①②③④ B.①③②④ C.②③①④ D.④③①②10.战国时代虽然战争不断,但这一时期的经济却得到发展,其主要原因在于? A.各国变法推行重农抑商政策 B.各诸侯国为了争霸而较注重发展生产 C.农民的经济地位要比奴隶高 D.封建制度的确立适应了生产力的发展11.战国的名医扁鹊采用四诊法诊断疾病,被后代医学家奉为“脉学之宗”。这是因为其主要成就是? A.望气色 B.听声音 C.问病情 D.切脉征12.秦朝能够推行“一法度、衡、石、丈尺,车同轨,书同文,行同伦” 的最主要原因是? A. 国家的统一 B.社会经济恢复发展 C.法治的实施 D.秦始皇的雄才大略13.郡县制与分封制最大的区别是? A.以什伍为基层单位 B.职位由朝廷任免而非世袭 C.以编户为基层单位 D.直接接受朝廷命令和监督14.两汉魏晋时代的察举制与九品中正制的相同点在于? A.门第和出身不再成为选官的标准 B.主要采取乡举里选的形式 C.导致世家大族政治特权地位形成 D.直接导致士族制度的出现15.商鞅变法和北魏孝文帝改革都产生了深刻的社会影响,其最主要的表现是? A.改变了单一的生活方式 B.促进了封建化进程 C.增强了国家的综合国力 D.加速了民族的融合16.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是我国古代重要的政治制度。我国封建社会实行这一制度的决定性因素在于? A.地主阶级的要求 B.封建经济的分散性 C.法家思想的启示 D.统治阶级的权力欲17.下列古代生产工具中,解放了人力的是? A.耧车 B.翻车 C.水排 D.桔槔18.下列各项与外戚宦官控制中央政权有直接关系的是? A.中央集权 B.皇权专制 C.地方割据 D.土地兼并19.北魏孝文帝主动推行汉化政策的实质是? A.提高少数民族的素质 B.缓和与汉族地主的冲突 C.适应农耕文化的需要 D.抵御北方游牧民族侵扰20.《敕勒歌》中“敕勒川,阴山下,天似穹庐,笼盖四野。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表明①当时鲜卑人民的游牧生活②当地牧草丰盈而放牧的牲畜很少③当时内蒙地区良好的生态环境④北朝民歌的豪迈风格?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