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553900

历史:4.4《美苏争霸》教案(旧人教版高二下)

日期:2025-10-29 科目:历史 类型:高中教案 查看:87次 大小:12961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
历史,美苏争霸,教案,人教,高二
  • cover
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第四章 两极格局下的世界 第四节  美苏争霸 教案 教学目的 1.基础知识目标 (1)要求学生掌握美苏争霸的三个阶段:50年代中期至60年代初期;60年代后期至80年代初;80年代中后期的美苏关系。 (2)要求学生掌握美苏争霸的主要特点及美苏外交的基本战略,掌握三个方面的内容:第一,赫鲁晓夫上台后提出一套对外基本战略,在50年代中期至60年代初期的美苏争霸中,既有缓和又有剑拔弩张的时刻。第二,60年代后期至70年代末的美苏争霸,是苏联处于攻势,美国转攻为守的时期。第三,在80年代的美苏争霸中,美国对苏联采取强硬态度,苏联从对外扩张转向全面收缩。 2.思想教育目标 (1)通过对美苏争霸的三个阶段和美苏双方在争霸中的基本态势原因的分析,使学生认识:随着苏联经济、军事实力的增长,赫鲁晓夫、勃列日涅夫在对外政策方面逐渐推行霸权主义政策,导致美苏争霸世界的斗争愈演愈烈。这是美苏关系紧张的主要原因之一。 (2)通过讲述“美苏争霸的形成”,使学生明确:战后初期以美国为首的帝国主义阵营同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的全球对峙,即所谓“冷战”格局,被50年代后期开始的美苏争霸格局所取代的主要原因,在于苏联推行霸权主义政策。 (3)通过学生对美苏争霸过程及其所造成的世界影响的了解,让学生认识到美苏争霸世界的斗争,造成国际局势动荡不安,给世界和平带来了严重威胁;增强学生维护世界和平、反对霸权主义的意识。 (4)通过美苏争夺世界霸权使两国背上沉重包袱的历史教训的分析,使学生认识:推行霸权主义政策是既害人又不利己的,是愚蠢之举。 (5)通过美苏两国争夺霸权过程中两国对外政策调整原因的分析,使学生认识:在国际政治斗争和国际竞争中,经济是起决定作用的因素。 3.能力培养目标 (1)通过分析美苏争霸斗争的三个阶段中,苏联对美国态度和政策的变化与苏联国民经济发展速度之间的关系,美苏争霸的后果和影响,美苏两国国家综合国力与其国际地位之间的关系,提高学生全面、正确地认识、评价历史现象的能力。 (2)通过指导学生有针对性地自学教材及有关资料,提高学生阅读理解历史的能力。 (3)通过引导学生讨论与答题,培养学生正确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基本观点和方法,分析历史现象产生、变化规律的能力。 重点、难点 1.本课重点:美苏争霸的三个阶段和美苏双方在争霸中的基本态势。 2.本课难点:在六七十年代的美苏争霸中,美苏双方对外战略的调整及原因 教学设备及教具 1.多媒体设备或小黑板。 2.自制的课堂思考题、讨论题,反馈练习题及答案的幻灯片、投影图片等。 教学要点 一、50年代中期至60年代初期的美苏争霸 1.美苏争霸的形成———赫鲁晓夫的对外基本战略 2.50年代中期至 60年代初期的美苏争霸 二、60~80年代的美苏争霸 1.60~70年代苏联的积极进攻战略 2.80年代美国对苏联采取的强硬态度 三、80年代中后期的美苏关系 l.60年代末美国对外战略的重大调整 2.有关中美关系的三个公报   教学安排 本节内容用一课时(40~45分钟)完成。   教学设计 本课采用学生自学———教师指导的教学模式,步骤如下: 第一,提问导入;第二,自学指导;第三,学生自学;第四,课堂提问;第五,课堂讨论;第六,解难释疑;第七,课堂小结(列表或图示教学重点);第八,反馈练习。   教学过程 提问、导入新课(2分钟) 提问:战后初期国际关系格局有何特点? 回答:战后初期,国际关系格局的特点是以美国为首的帝国主义阵营同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的全球对峙的两极格局,即所谓“冷战”格局。 导入:从50年代后期起,世界政治格局逐渐变化,开始出现美苏争霸的格局。美苏争霸格局出现的原因是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