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553990

历史:2.7《秦汉时期的文化》教案(旧人教版高三)

日期:2025-10-29 科目:历史 类型:高中教案 查看:95次 大小:19010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4
历史,秦汉时期的文化,教案,人教,高三
  • cover
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第二章 封建大一统时期———秦汉 第七节 秦汉时期的文化 教案 教学目标   一、基础知识目标   秦汉文化的特点。太初历;张衡的科技成就;关于太阳黑子的最早记录;《九章算术》;《黄帝内经》;《神农本草经》;华佗;张仲景与《伤寒杂病论》;西汉前期的纸;蔡伦改进造纸术;造纸术的传播及其影响。两汉时期哲学与宗教发展的基本特点;董仲舒及其思想与著作;王充的思想及其著作;佛教的传入;道教的形成;早期道教的经典及早期道教的活动。司马迁与《史记》;《汉书》。赋与汉赋的代表作;乐府诗。秦汉陶塑艺术及其精品;秦汉铸铜艺术及其代表作;秦汉绘画艺术。   二、能力培养目标   1.秦汉大一统,社会比较稳定,封建经济发展,促成了文化发达昌明。国内各民族之间联系密切,中外交往活跃,又为秦汉文化提供了更广阔的发展空间。通过本节学习,培养学生对历史发展进行立体观察和分析研究的能力。   2.儒学的改造,佛教的传入,道教的形成,情况较为复杂,其影响又是多方面的。通过教学活动,培养学生对较为复杂的问题进行分析的能力。对于复杂问题的分析,较能反映不同学生的各自的思维特质,教师宜尽力保护他们的思维积极性,为学生创造个性发展的空间。同时,要积极引导,循循善诱,使他们的个性发展逐渐纳入科学的轨道。   3.秦汉时期,文学艺术的创作思想活跃,许多作品气度不凡,美不胜收,令人叹为观止。在课堂教学与课外活动中,引导学生欣赏这些文学艺术的精品,潜移默化,提高他们的文艺鉴赏水平。   三、思想教育目标   1.一定的文化是一定的历史时代的产物,是在它的物质条件和相应的社会关系的基础上创造和构成的。中国在世界上最先跨入封建时代,秦汉时期又迅速进入中国封建时代的第一个发展高峰。这是秦汉文化气势宏大、辉煌灿烂的前提和重要条件。   2.中国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秦汉时期,中华民族在科学技术和思想、史学、文学、艺术诸方面,都创造了突出的成就。它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也向世界展现了特有的东方文化的魅力,为人类文明的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   教学要点   一、秦汉文化的特点   1.统一与多样化有机结合   2.中外文化交流空前频繁   3.水平居于世界前列   4.奋发向上,气势恢宏   二、科学技术   1.天文历法  2.数学  3.医学  4.造纸术的发明与改进   三、哲学与宗教   1.两汉思想领域的基本状况   2.董仲舒的儒学   3.王充及其《论衡》   4.佛教的传入   5?道教的形成   四、史学的巨大成就   1.司马迁与《史记》   2.《汉书》   五、文学的新成就   1.赋的兴起与汉赋代表作   2.汉代诗歌   六、雕塑与绘画   1.陶塑艺术  2.绘画艺术  3.音乐歌舞(指导阅读)   教学要求和建议   一、教学重点:秦汉文化的特点;秦汉时期科学技术的成就;董仲舒的新儒学;司马迁与《史记》;汉赋与乐府诗;秦汉时期的雕塑艺术。     教学难点:秦汉时期的哲学和宗教。   二、关于本节的导入新课,教师宜加强直观教学,从形象入手,来引入本节的教学。如果条件许可,采取电教辅助手段,可剪辑制作录像带,其内容包括:长城(应为汉长城的遗址)、秦始皇陵兵马俑、马王堆汉墓帛画、洛阳白马寺。一般情况下,也可以用大幅教学挂图。   本节的教学课时数为2课时。建议教师:前一课时,讲授秦汉文化的特点、科学技术、哲学与宗教;后一课时,讲授史学、文学、雕塑与绘画等方面的有关内容,以及对秦汉文化进行小结。如能在后一课时里,留出1/4课时,用以总结本章基本线索、时代特征,教学效果会更好。   三、关于“秦汉文化的特点”   秦汉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