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559397

第2课《唐太宗与贞观之治》课件(七年级下)

日期:2024-06-22 科目:历史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12次 大小:2697932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9
2课,唐太宗与贞观之治,课件,七年级
  • cover
课件21张PPT。想一想“罄南山之竹书罪无穷,决东海之波流恶难尽。”—这段话是在说谁呢?隋炀帝隋炀帝的暴政 ———为政刻薄 精于搜刮 滥用民力为君之道,必须先存百姓, 若损百姓以奉其身,犹割股 以啖腹,腹饱而身毙。若安 天下,必先正其身,未有身 正而影曲,上治而下乱者。第2课 唐太宗与贞观之治一、唐太宗李世民 唐太宗李世民,早年助父亲李渊起兵太原、统一全国,身经百战,屡建奇功。1.即位前的李世民玄武门之变(公元626年)2.贞观年间的政绩君,舟也;人,水也; 水能载舟,亦能覆舟。二、唐太宗奠定“贞观之治”的两大基石1.知人善任2.虚心纳谏秦叔宝李 靖程 咬 金“为政之道,惟在得人。”长 孙 无 忌杜 如 晦2.虚心纳谏“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见兴替;以人为镜,可以知得失。”唐太宗魏 征 “皇帝虚心纳谏,臣下积极进谏”是“贞观之治”的一大特色。你能否讲述其中的几个故事?讲一讲综合提高 阅读P10“阅读卡片”,思考: (1)太宗做到兼听广纳了吗? (2)你善于听取别人意见吗? (3)从唐太宗身上你受到怎 样的教育? 唐太宗统治期间,政治清明,经济发展,物价低廉,国力增强,社会呈现安定局面,史称“贞观之治” 为什么会出现“贞观之治”的局面?畅所欲言小结唐太宗知人善任、虚心纳谏重视农业、轻徭薄赋精简机构、加强国防改善民族关系政治清明 经济发展 社会安定开放对外交流贞观之治共同点: A、富有才干 B、英武果断 C、勇于创新不同点: 秦始皇、 创新意识较强, 但比较残暴。汉武帝: 巩固国防,开拓疆土,但好 大喜功,穷兵黩武,好在能 悬崖勒马。唐太宗:统治开明,宽容, 虚心纳谏,主张“华夷一家” 尤为可嘉。载舟:文景之治覆舟: 秦朝:陈胜、吴广起义 东汉:黄巾军起义 隋朝:农民起义商朝:牧野之战昭陵全景昭陵是唐朝第二代皇帝李世民的陵墓,是陕西关中“唐十八陵”中规模最大的一座,陵园周长60多公里,总面积2万余公顷,陪葬墓180余座,被誉为“天下名陵”和世界最大的皇家陵园。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