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5634621

第23课 防范灾害有良方 教案

日期:2025-11-22 科目:校本课程 类型:小学教案 查看:28次 大小:31904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3
23课,防范,灾害,良方,教案
  • cover
第23课 防范灾害有良方 学习目标: 1.使学生明白地球上的灾害是地壳运动的结果,了解地震、滑坡、泥石流等灾害的成因以及征兆。 2.学会一些灾害发生时的防护知识,增强自我保护意识。 课时安排:二课时 第一课时 学习过程: 一、故事导入 1.听说过《女娲补天》的神话故事吧?谁来说一说?(学生讲述) 2.引发讨论: 传说女娲看见大地不稳定,就捉了4只大鳌来驮大地。没想到,大鳌驮得不耐烦时,常常会翻身,大地就随之震动起来,地震就发生了。 真的是这样的吗?(学生发表见解) 3.小结: 是啊,地震的发生不是因为大鳌的蠢蠢欲动,而是地壳运动的结果所带来的灾害。那么,除了地震之外,你还知道哪些自然灾害?(学生自由说说) 4.揭题: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地动山摇生灾害”(板书课题) 二、话说灾害 一)地震 1.同学们知道地震是怎样发生的吗?(学生自由说说) 2.教师补充: 简单地说,地震的原因主要是由地球各个大板块之间互相挤压,另外还有火山喷发引起。 地震分为天然地震和人工地震两大类。 天然地震主要是构造地震,它是由于地下深处岩石破裂、错动把长期积累起来的能量急剧释放出来,以地震波的形式向四面八方传播出去,到地面引起的房摇地动。构造地震约占地震总数的90%以上。其次是由火山喷发引起的地震,称为火山地震,约占地震总数的7%。此外,某些特殊情况下了也会产生地震,如岩洞崩塌(陷落地震)、大陨石冲击地面(陨石冲击地震)等。 人工地震是由人为活动引起的地震。如工业爆破、地下核爆炸造成的振动;在深井中进行高压注水以及大水库蓄水后增加了地壳的压力,有时也会诱发地震。 3.地震所带来的后果是非常严重的,谁来说说? (学生结合新闻中的所见所闻来说说,教师出示相应的图片) 4.学习地震防护知识 1)为了把地震的危害减少到最低限度,人类很早就开始研究它,比如数据的记录、仪器的检测等。关于这点,你知道什么知识? 2)我国处在世界地震多发地带,哪些省份是地震多发区? 3)我们浙江省是地震较少发生的地区,让我们来了解一下相关知识吧!(出示表格:2004年浙江省内震情统计表)看了相关数据,你了解了什么? 4)防患于未然,才能将灾害的程度减少到最低。那么,同学们,你了解哪些有关地震的防护知识呢?(学生自由说说) 5)出示图文,补充 二)滑坡、泥石流 1.地震又是还会带来其他的灾害,比如滑坡、泥石流等。 自读书本49页,说说:滑坡、泥石流是怎样发生的? 2.滑坡、泥石流发生时该怎样自救? A.滑坡发生时的自救与互救 专家提示:滑坡到来前有许多前兆,应正确辨别。 相关知识: ①当斜坡局部深陷,而且该沉降与地下存在的洞室以及地面较厚的人工填土无关时,将有可能发生滑坡。 ②山坡上建筑物变形,而且变形构筑物在空间展布具有一定的规律。 ③泉水、井水的水质浑浊,原本干燥的地方突然渗水或出现泉水蓄水池大量漏水现象。 ④地下发生异常声响,而在出现这种响动的同时,家禽、家畜有异常反应。 禁与忌: ①不做出正确的判断,便慌忙失措。 ②将其他因素干扰带来的异常视为滑坡来临前的前兆。 当山体崩滑时如何逃生:遇到山体崩滑时要朝向垂直于滚石前进的方向跑。 相关知识: ①遇到山体崩滑时,可躲避在结实的障碍物下,或蹲在地坎、地沟里。 ②应注意保护好头部,可利用身边的衣物裹住头部。 禁与忌: ①顺着滚石方向往山下跑。 ②没有保护头部。 B.泥石流发生时的自救与互救 泥石流到来前有何征兆:连续长时间的降雨后,有可能会发生泥石流。 自救互救要领: ①发现河谷里已有泥石流形成,应及时通知大家转移。 ②在逃离过程中,应照顾好老弱病残者。 禁与忌: ①暴雨时在山谷中行走。 ②听到山谷中有声响而不在乎。 泥石流来临时怎样逃生:立刻向与泥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