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5672062

第3课 大学之门 教案

日期:2025-11-26 科目:美术 类型:初中教案 查看:90次 大小:33528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3
3课,大学,之门,教案
  • cover
第3课 大学之门 教案 一、教材分析 八九年级学生在规划人生理想中的一部分内容,对大学的向往是推动学生发展自我的原动力。本课教学内容是对大学校门建筑造型的欣赏与设计,属于“设计,应用”学习领域。通过对不同大学校门的欣赏,使学生更关注各类大学和自身未来的发展,体验设计的过程,养成善于思考的习惯,发展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教材内容共有四页。前面两页展示的是具有典型风格的不同高校大门的图片,主要介绍了学校大门的功能和意义,为后面的设计校门铺垫理论基础。后面两页展示了校门的一般结构以及设计作品,可以让学生学习到校门的一般结构。为了体现“以德树人”“学科育人”的价值,教材还在显要位置安排了美术小词典—建筑风格是指建筑造型、功能布局和建筑装饰所具有的时代共性。古今中外历史上已形成了许多建筑风格。教材中除了呈现大学校门的图片外,还配了校门的设计作品。这些设计作品既有名家作品,也有同龄人的优秀作业既有校门设计的模型作品,也有手绘设计图,照顾到了不同地区取材便利性和学生的个体差异,突出了教材更贴近学生的实际生活这一美术课程课标要求的新理念,体现了美术学科图像识读、美术表现、审美态度、创新能力、文化理解的核心素养。 二、学情分析 九年级的学生的美术素养较为全面,无论是图像识读,还是美术表现,抑或是审美的态度和美术创新能力,以及对美术相关文化的理解都有了较好的积淀。在原有的设计基础上进一步拓展和创造新的美术形象作品是本课学习的方向。通过学生感悟设计与人、设计与生活以及设计与科学的密切关系,更加关注大学校门的建筑设计以及自身未来的发展。 三、教学目标 1.通过欣赏不同造型风格的大学校门,体会其美感和文化内涵。 2.了解建筑设计板块中校门的设计功能、造型风格和文化内涵相关知识点,掌握设计校门的一般结构,尝试对校门进行创意设计。 3.感悟不同大学的文化积淀,激发对大学的向往之情和触动自身对美好未来的 发展动力。 四、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认识和了解校门设计所包含的各元素,领会大学校门的设计内涵。 难点:发挥创意,设计出具有审美价值和文化理解的校门。 五、教学课时 1课时。 六、教学准备 1.教具:制作好教学用的课件,印好调查问卷和课堂连线题。配备相应数量的美术教材和学生使用的画纸等。 2.学具:准备好设计绘画工具,包括铅笔、橡皮、直尺、黑色记号笔和彩色水笔等。 七、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预计用时5分钟) 1.课堂小调查 (1)教师活动:分发调查问卷。 你知道的大学有哪些? 你去过的大学有哪几所?(列举) 请用3-4个词语表达你进入某一所大学校门后的感受。 这所大学是: 我进入校门后的感受是 (2)学生活动:根据自己的情况进行笔头作答,部分学生将填写内容进行口答。 (3)教师活动:对学生的汇报进行简单总结:“刚才同们讲到了很多的名牌大学以及我们身边的各类大学,特别是进入大学校门后同学们感受到的:梦想、震撼、浓郁的学术氛围、特色……(从学生汇报中提取他们的词汇)都无不体现出这所大学的文化内涵。” (4)导入课题:今天就让我们走进大学之门,来学习一下校门背后的那些事儿。板书课题:《大学之门》。 【设计意图】用开放式的问题引起学生的学习经验回忆,既便于学生后面的深入学习探究,又使得教师可以在短时间内对学生的美术学习起点做有效的了解。 (二)对比欣赏,领悟校门是大学文化历史的载体(预计用时10分钟) 1.教师活动:引导欣赏:“大门是一类特殊的建筑,他的本体功能简单而标识功能突出。本体功能上讲它是穿行、过渡和防御空间,标识功能上讲它是校园建筑群的起点,校园景观的重要组成元素,无论是明快醒目还是深邃智远都起到展示学校文化历史的作用,是每一所大学的精神象征”。 出示北京大学和清华大学校门,提示:“我们常常把北大、清华作为一流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