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571429

川教版七年级上册第15课:南方的初步开发

日期:2024-06-26 科目:历史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99次 大小:4474649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9
教版,七年级,上册,15课,南方,初步
  • cover
课件26张PPT。南方的初步开发第15课课标要求:说出人口南迁和民族交往促进了南方开发的史实。1、重点:了解南方开发的表现 理解南方开发的原因 2、难点:分析人口南迁、民族 交往对南方开发的影响本课学习流程1、“史实”— 知识整合 构建体系 2、“史识”— 分析理解 形成认识 3、“史感”— 联系现实 感悟历史 操作:自主梳理,列表归纳南    方初步开发的主要表现 根据知识联系形成体系 意图:达成课标目标一“史实”——— 知识整合 构建体系南方初步开发的表现部门 三国时期 东晋、南朝时期 孙吴 蜀汉 农业 手工业 城市和商业 《牛耕图》砖画拓片汉朝砖刻 徐州砖画 镇江现代南方水田牛耕  侯官(今福建福州)、临海(今浙江临海东)、番禺(今广东广州)是吴国三大造船中心。造船技术已达较高水平,能建造乘载数百人的大舰船。公元230年,吴国的卫温、诸葛直率万人乘舰船到过夷洲(今台湾)。(吴大帝[孙权]黄龙二年,公元230年正月)遣将军卫温、诸葛直将甲士万人浮海求夷洲。 ———《三国志·吴书·孙权传》南方初步开发的表现部门 三国时期 东晋、南朝时期 孙吴 蜀汉 农业 手工业 城市和商业 都江堰宝瓶口和离堆  位于四川灌县城西。三国时期,蜀国曾在都江堰设堰官,管理农田水利工程,并推行屯田,以恢复和发展农业生产。讲故事:七擒孟获七纵七擒而(诸葛)亮犹遣(孟)获, 获止不去,曰:“公,天威也,南人不复反矣!”亮遂至滇池。? ———《资治通鉴》第七十卷 珠江源头 (位于今云南省沾益县,诸葛亮擒孟获故事发生的地方) 锦质护膊红地云珠日天锦南方初步开发的表现部门 三国时期 东晋、南朝时期 孙吴 蜀汉 农业 手工业 城市和商业 太湖鄱阳湖洞庭湖  太湖、鄱阳湖、洞庭湖周围湖田很多,这三个地区成为江南的粮仓。南朝时,农田普遍施用粪肥。青瓷羊尊青瓷楼阁飞鸟坛罐青瓷灯青瓷瓶  青瓷灯高11.5厘米,1958年江苏南京出土。青瓷釉料中少量的铁元素是其主要呈色剂,高温烧制后器面为灰绿色或黄绿色。灯盘底刻“甘露元年五月造”字样,即公元265年。南京秦淮河现貌秦淮河是东晋、南朝建康对外的交通要道。由苏、杭供应建康的粮食都由此运送。六朝古都是南京, 建业建康是古名。 孙吴东晋定都城, 宋齐梁陈都在此, 政治经济的中心。 城市繁荣商业兴, 江南开发是缩影, 繁荣昌盛到如今。南京被称为六朝古都 南方初步开发的表现部门 三国时期 东晋、南朝时期 孙吴 蜀汉 农业 屯田垦荒、推广牛耕、稻田产量提高。 ①设堰官保护都江堰、屯田、栽桑养蚕; ②推广铁器牛耕开发南中。 手工业 特产越布,丝织发展、青瓷精致、造船发达。 设锦官管理蜀锦生产、在南中推广织锦技术。 城市和商业 吴都建业(今南京) 蜀都成都 “史识”———分析理解 形成认识操作:分析原因,前后串联,联系比较,触类旁通,加深理解,得出结论,形成认识,实现“史论结合” 、“论从史出” 意图:达成课标目标二 图片说明了什么?看图学史南方初步开发的原因:自然条件: 社会因素:气候适宜、土地肥沃、资源丰富社会稳定(少战乱) 北民南迁:劳动力、生产工具、先进技术、 生产经验、农作物品种。 民族交往:生产方式进步、农作物品种丰 富、文明跃进提升、社会稳定。 政府政策:……主导作用、促进作用。 人民作用:南方各族人民的辛勤劳动。 “史感”—联系现实 感悟历史 操作:将历史与现实联系,书本知识与生活知识联系,走进历史,感悟历史。 意图:重在养成同学历史意识。讨论通过本课学习,就你个人学习、成长而言,可得到哪些启迪?提示 学习意识、交流意识 开放意识、和谐意识探究 国家现在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依据本课所学,就政策优惠、人才选用、技术支持、交通发展、与发达地区对接等方面,你认为可采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