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鼎尖教案》您的教学首选!欢迎您下载使用!! 第二章 资产阶级革命时代的东西方世界 第一节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宏观认识17、18世纪世界史的阶段特征。 2.理解并掌握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背景。 3.掌握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过程。 4.了解《权利法案》的规定,理解君主立宪制的概念。 5.理解并掌握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历史意义。 德育目标 1.通过对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背景和过程的分析,使学生认识到资本主义制度战胜封建制度是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从而对学生进行历史唯物主义和社会发展规律的教育。 2.在指导学生了解和掌握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经过的过程中,使学生认识社会革命的曲折性和复杂性,从而坚定学生社会事业必然胜利的信念。 能力目标 1.通过引导学生分析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发生的历史必然性及革命取得胜利的原因,培养学生运用辩证唯物主义中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关系的原理解释历史现象的能力。 2.通过指导学生了解克伦威尔的生平事迹,培养学生历史地、全面地客观评价历史人物的能力。 3.通过引导学生理解《权利法案》的内容和作用,培养学生对史料的阅读、分析能力。 ●教学重点 1.英国较早爆发资产阶级革命的历史条件、原因和必然性 2.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历史意义 ●教学难点 1.英国资产阶级革命中的宗教问题 2.如何正确认识资产阶级和新贵族领导的革命与旧的王朝复辟之间曲折复杂的斗争? ●教具准备 1.投影仪 2.有关克伦威尔的图片资料 ●教学方法 1.讲述法:应注意讲述语气的精炼、简约和条理。 2.启发式教学法:再现旧知识→回忆学习思路→应用于新知识→结论 3.讲读法:提出问题→学生阅读→学生回答→教师总结 ●课时安排 一课时 ●从容说课 本节课是世界近代史中相当重要的一课内容,其中理性分析的内容占有相当大的份额。教师通过这节课的教学,应指导学生掌握分析资产阶级革命相关问题的一般思路和方法。 对于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背景,应引导学生从经济、阶级、矛盾等角度认识和表述资产阶级革命发生的原因。这里,问题的设计要精巧,能够激发学生的思维活动,使之自然地理解相关问题;对于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过程,建议由教师引导学生以梳理的方式进行掌握,其中对革命开始的标志应做必要的解释,对克伦威尔这个历史人物,可作为一个研究性或开放性课题进行处理,但教师应很好地把握教学时间;对革命的结果和历史意义,应引导学生从革命性质出发进行推理式地学习和掌握。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通过对第一章内容的学习,同学们已经认识到14至16世纪的欧洲,资本主义因素在不断发展,资产阶级在迅速成长,他们在很多方面都提出了自己的要求。然而,这一时期的资产阶级的力量,还没有发展到能够夺取政权、建立自己的阶级统治的程度,他们的反封建斗争往往体现在意识形态方面,并与西欧国家反对罗马天主教会的斗争、专制王权与割据势力的斗争结合在一起。并且,资产阶级常常屈从于王权,为王权服务。但从根本上讲,专制王权同资本主义是互相矛盾的。资产阶级只有推翻封建专制统治,建立自己的政权,才能从根本上为资本主义发展开辟道路,而西欧主要国家的资产阶级的夺权斗争则在17、18世纪出现的,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原则,也是在这一时期确立的。从这节课开始,我们将转入对资产阶级革命的学习。 之二:启发式导入 [教师提问]请同学们回顾上一章主要内容,回答以下三个问题: 1.欧洲资本主义萌芽产生的时间和地区 2.阻碍欧洲资本主义发展的因素有哪些 3.为发展资本主义,新兴资产阶级采取了哪些措施 [学生回答]14、15世纪先后在意大利的威尼斯、佛罗伦萨、西北欧的尼德兰等地的一些城市里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对于第2个问题,学生可能答出“天主教会”“封建制度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